ST段和T波的改变在临床上极为常见,而其临床意义又千差万别。心电图室的医师在心电图报告上的诊断又多是“ST-T改变,请结合临床”,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如何正确地认识和判读心电图的ST-T改变,给临床提供诊断线索。本文总结了本人几...[阅读全文]
降钙素原(PCT)急诊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降钙素原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组感染性疾病是急诊科常见的疾病之一,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是脓毒症最根本的病理生理学改变。由于全身炎症反应的复杂性,至今尚无理想的诊断、分层、预后工具和效果显著的治...[阅读全文]
引用源:首都急危重症医学高峰论坛来自医院的Johnson教授等通过综合急性胰腺炎(AP)近年的临床研究进展,撰写了此综述,发表于年8月12日的BMJ杂志上。要点概述1、所有急性胰腺炎患者入院24小时内必须检查肝功能和腹部超声来评估是否有胆囊...[阅读全文]
成人颅内压70-mmH2O(0.69-1.96KPa)儿童颅内压50-(0.49-0.98)基础代谢率+-10%首选药1重症肌无力新斯的明2过敏性休克肾上腺素3心源性休克多巴胺4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心力衰竭、左心肥厚卡托普利5急性心肌梗...[阅读全文]
一、电解质临床意义1、血清钾测定临床意义:⑴血清K+增高:血清K+高于5.5mmol/L为高钾血症。血清K+高于7.5mmol/L将引起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必须给予治疗。K+增高见于:①输入过多,如静脉输入含K+溶液浓度过高、速度过快或输...[阅读全文]
微生物组标本采集手册目录第一章血液及骨髓标本的微生物检验.................1第二章痰标本的微生物检验.........................5第三章上呼吸道标本的微生物检验...................8第...[阅读全文]
发热概述 发热是指当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体温上升超过正常值的0.5℃称为发热[1]。发热时体温升高的实质是体温正负调节相互作用的结果。一般讲,当口腔测温在37.3℃以上,或经肛门测温在37...[阅读全文]
CT上肾前筋膜增厚,肾前旁间隙渗出、积液,肾周间隙内脂肪密度被月晕状低密度影代替,低密度影CT值较高,可25Hu。肾周晕征是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并发症的CT征象之一,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疏松结缔组织炎由含蛋自酶的胰液外滋引起,常发生在胰尾...[阅读全文]
食管、胃、十二指肠疾病1.食管下括约肌、膈肌脚、膈食管韧带、食管与胃之间的锐角等结构构成食管抗反流屏障,其结构功能异常可导致胃食管反流。以食管下括约肌的功能状态最主要。2.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症状为胸骨后烧灼感、反酸和胸痛。3.内镜检查是诊断...[阅读全文]
高分必备——临床执业医师高频考点点(三).HCO3-27mmHg,代谢性碱中毒(代碱)。.I型呼吸衰竭吸入的氧浓度为高浓度35%。.Ⅱ型呼吸衰竭吸入的氧浓度为低浓度35%。.呼吸衰竭最早出现的症状:呼吸困难。.呼吸衰竭和酸碱失衡的严重程度的...[阅读全文]
一、消化性溃疡:1.血常规:常有贫血改变,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减低。2.大便隐血试验:活动性消化性溃疡常呈阳性。3.胃泌素(Gas):胃溃疡时增高,但无诊断意义。4.基础胃酸排泌量(BAO):十二指肠溃疡增高。5.最大胃酸排泌量(MAO):十二...[阅读全文]
降钙素原(PCT)是降钙素的前体,生理情况下由甲状腺C细胞分泌,许多器官受到促炎症反应刺激后都会分泌PCT。一般在机体受到细菌、真菌、寄生虫感染特别是受到细菌引起的刺激时,PCT在血中的水平升高。PCT的产生可能通过以下两种途径/机制...[阅读全文]
蛔虫病是由似蚓蛔线虫(简称蛔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或其他器官所引起的最常见寄生虫病,国内流行广泛,儿童发病为多。临床表现依寄生或侵入部位,感染程度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仅限于肠道时称肠蛔虫病。多数肠蛔虫病无自觉症状,儿童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阅读全文]
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07-24近期,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发表《中国消化道微生态调节剂临床应用共识(版)》一文,现整理如下,供大家参考学习。人体肠道内栖息着约种以上的细菌,其总数接近于~个。肠道内的大部分细菌定植于人体...[阅读全文]
空腹血糖3.9-6.0mmol/L成人颅内压70-mmH2O(0.69-1.96KPa)儿童颅内压50-(0.49-0.98)基础代谢率+-10%首选药1、重症肌无力新斯的明2、过敏性休克肾上腺素3、心源性休克多巴胺4、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阅读全文]
导读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过对感染、创伤等严重应激状态的临床观察发现,在高代谢病理过程中或器官功能衰竭时,往往伴有免疫功能低下或障碍,感染性并发症是影响重症病人疗效的主要原因,临床给予积极的营养支持并不改善重症病人免疫功能和疾病的预后。于...[阅读全文]
目录1、肝破裂(附:肝破裂手术应急预案)2、肝硬化(附:肝硬化患者术后应急预案)3、原发性肝癌(附:原发性肝癌手术应急预案)4、门脉高压的护理常规(附:门脉高压术后应急预案)5、急性乳腺炎(附:急性乳腺炎并发症应急预案)6、乳房癌(附:乳腺...[阅读全文]
不同临床状态时的C-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最初观察到一些急性病人的血清可与肺炎链球菌的荚膜C—多糖发生反应,随后证实能与C—多糖反应的物质是一种蛋白质,因而将这种蛋白质命名为C—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正常情况下少量存在人体...[阅读全文]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因为意外或患病,而使整个家庭陷入困境。中国全民基本医保已经覆盖城乡,但大病保障制度尚不健全,群众大病医疗费用负担仍然较重。其实,有不少民间基金会可以提供特殊疾病的求助,连日来,南都记者梳理了多个符合在广州就医的基金会救助...[阅读全文]
四、缺血性ST-T改变缺血性ST-T改变指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0.05mV,T波倒置,常见于心肌缺血及器质性改变如心室肥大心肌病(缺血性、糖尿病性、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等,存在持续性ST-T改变,并各有不同特点。1、心室肥大与心肌病当...[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