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胰腺癌日浙大一院胰腺癌诊治达国际先进
提到胰腺癌,你会想到什么?
最致命、最难发现、扩散最快——让胰腺癌成了令人生畏的“癌中之王”。很多人谈胰腺癌色变,甚至悲观地认为,一旦确诊胰腺癌,意味着被宣判了死刑,治疗就没有意义。
在浙江大医院肝胆胰外科,有一群不轻易向“癌王”低头的人。在我国著名肝胆胰外科专家、浙大一院党委书记、浙江省胰腺病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浙江省重症胰腺疾病诊治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梁廷波教授的带领下,他们披荆斩棘,攻艰克难,挑战“癌王”。
一个个曾被宣判“死刑”的胰腺癌患者,在他们的全力救治下,屡屡创造生命奇迹。
世界胰腺癌联盟将每年11月的第三个周四定为“世界胰腺癌日”。随着医疗技术进步,近几年治疗胰腺癌的方法越来越多。
浙大一院党委书记梁廷波教授带领团队经过多年探索,形成的一套具有浙一特色的治疗方案,目前已在全国多中心推广。中心年接诊胰腺癌患者超过例,胰腺癌术后平均生存期目前超过30个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相关科研成果在今年上半年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68岁的胡女士(化名)是名退休教师,退休后在家管管外孙,平时身体蛮好,也没有基础疾病。有时偶尔会闹几次肚子,但胃肠镜检查也没有发现问题。
2个多月前,胡女士参加单位退休员工体检,发现肿瘤标志物CA19-9高达,随后的B超、CT检查提示胰腺尾部有个4.5厘米大小的肿瘤。
因为肿瘤在可切除范围内,当地医生建议直接手术切除,打听到浙大一院梁廷波教授团队在胰腺癌诊治领域技术领先,家人带着胡女士来到梁廷波教授门诊,寻求更好的治疗建议。
胡女士CA19-9高达,意味着胰腺肿瘤的恶性程度比较高,肿瘤活性比较强,根据最新胰腺癌诊治国际指南与惯例,梁廷波教授马上召集多学科会诊讨论(MDT),对于肿瘤指标较高的病人,属于高危复发的群体,为了更好的预后,即便肿瘤大小目前可以达到手术切除的指征,也建议先做新辅助治疗。
梁廷波教授为胡女士制定了系统精准的胰腺癌诊治“浙江方案”,建议她先不着急手术,通过新辅助治疗,使得肿瘤缩小些,再进行手术根治。
“胰腺癌简单的手术切除并不可取,因为手术后可能会不停地复发、转移。胰腺癌是一个全身性的疾病,更应该全身性的治疗。”梁廷波教授强调。
胡女士先接受了新辅助治疗,通过6次化疗加2次PD1单抗联合免疫治疗,她的肿瘤缩小到了1.5厘米,CA19-9从降到了80。
梁廷波教授再次组织多学科会诊讨论,经过评估,胡女士可以接受手术。11月13日,梁廷波教授为胡女士做了腹腔镜下根治性胰体尾切除加脾切除术,手术耗时3小时不到,出血仅50ml,最大的切口仅5厘米左右。
梁廷波教授(右二)手术中
术后,加速康复管理体系相应启动,帮助胡女士快速康复。术后第一天,胡女士就可以自己坐起来,可以流质饮食,各项指标也不错。
之后,专家团队将按照诊疗计划,结合胡女士自身恢复情况,在术后1-3个月,安排胡女士再次接受辅助化疗,以此巩固治疗。
当下,随着多学科融合理念的推进,胰腺癌的治疗方法越来越多,治愈率也不断提升。挑战“癌王”,不再是一句口号。
作为浙江省重症胰腺疾病诊治技术研究中心、浙江省肝胆胰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同时还组建了唯一的浙江省胰腺病研究重点实验室,浙大一院在胰腺癌综合诊疗方面彰显出强劲的创新之力,在“降伏”胰腺癌的征程上,亮出了“三板斧”。
以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为首要目的的系统治疗,已日臻完善。在梁廷波教授看来,胰腺癌简单的手术切除并不可取,因为手术后还可能会不停地复发、转移。胰腺癌是一个全身性的疾病,更应该全身性的治疗。年开始,浙大一院肝胆胰外科团队针对亚洲病人的特殊体质,对胰腺癌化疗方案进行改良,保留高效,降低毒性,对不同分期的患者制定不同周期的化疗疗程。依托学科群的优势,浙大一院对每一个胰腺癌患者都会开展多学科联合会诊,制定规范诊疗方案。
以取得R0切除(切除后显微镜下无残留)为根本目标的手术日趋精致。欧洲胰腺中心——医院曾提出由腹腔动脉干、肝动脉和肠系膜上静脉共同组成的三角区,是最容易有癌细胞残留、引起肿瘤局部复发的部位,称之为“海德堡三角”。浙大一院肝胆胰外科团队,不仅能实现“海德堡三角”部位彻底清扫,使得显微镜下无癌细胞残留,还改良手术方式,优化的胰肠手术方式被写入国际指南,团队开展的70%胰腺病手术都能实现微创治疗。手术目的除了根除肿瘤,也要让患者安全顺利地度过围手术期。
以实现精准为关键导向的新技术日新月异。浙大一院浙江省胰腺病研究重点实验室中,高通量基因测序平台可进行肿瘤基因检测,针对肿瘤组织中存在基因突变,制订了严密的随访和辅助治疗计划方案,为患者实现精准打靶、治疗胰腺癌提供新的希望与方向。既要精准,又要有整体医学概念。
梁廷波教授表示,在胰腺癌治疗上,需要强大医学中心支持。浙大一院持续推进多项临床研究,积极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创新诊疗方式,得到美国、欧洲等大型胰腺病诊治中心的高度肯定。从系统化治疗到依托小肠移植开创新术式,做到精准化和个体化治疗齐头并进,经过多年深耕,目前诊疗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浙大一院在重症胰腺炎、慢性胰腺炎和其他胰腺疾病的诊治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胰腺癌目前并没有有效预防措施,但梁廷波教授表示,如果出现以下症状要引起注意:上腹部不舒服、体重明显下降、体检检测出肿瘤标志物升高,以及胃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时好时坏,不要忘记排查下胰腺方面是否存在问题。
“尤其是中年男性、有家族史、抽烟喝酒,以及有慢性胰腺炎病史的,这些都是高危人群。”梁廷波教授建议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其发病率,比如不吸烟、不酗酒;控制体重,避免发展成糖尿病,糖尿病人则要积极控制血糖等。
除此之外,梁廷波教授特别提醒,有些患者认为得了胰腺癌就没有治疗的必要,因此而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还有的患者则使用不正确的治疗方法,治疗过度,“我接诊过一些病人,早期治疗效果不错,就大意了,不定期来复诊,而是采用其他的方法去治疗,结果几个月之后病情更加严重了,前期的治疗效果也前功尽弃。在胰腺癌治疗上,每一位病人的治疗方案都是不同的,虽然大的治疗方案相同,但我们都会根据病人的个体状况进行调整。”需要注意的是,国际上胰腺癌诊治一致推荐患者到大型胰腺病诊治中心寻求规范治疗。
本文综合自:钱江晚报小时新闻、杭州日报、都市快报
为医学进步,点赞
为创新发展,点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