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饮酒后腹部剧痛要当心
急性胰腺炎(AP)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临床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胰酶增高等为特点。病变程度轻重不等,轻者以胰腺水肿为主,临床多见,病情常呈自限性,预后良好,又称为轻症急性胰腺炎。少数重者的胰腺出血坏死,常继发感染、腹膜炎和休克等,病死率高,称为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病理常把急性胰腺炎分为水肿型和出血坏死型两种。
2病因急性胰腺炎的病因与过多饮酒、胆管内的胆结石(胆源性胰腺炎)等有关。
1.梗阻因素
由于胆道蛔虫、壶腹部结石嵌顿、十二指肠乳头缩窄等导致胆汁反流,高压的胆汁逆流胰管,造成胰腺腺泡破裂,胰酶进入胰腺间质而发生胰腺炎。
2.酒精因素
长期饮酒者容易发生胰腺炎,在此基础上,当某次大量饮酒和暴食的情况下,促进胰酶的大量分泌,致使胰腺管内压力骤然上升,引起胰腺泡破裂,胰酶进入腺泡之间的间质而促发急性胰腺炎。酒精与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同时摄入,不仅胰酶分泌增加,同时又可引起高脂蛋白血症。这时胰脂肪酶分解甘油三酯释出游离脂肪酸而损害胰腺。
3.血管因素
胰腺的小动、静脉急性栓塞、梗阻,发生胰腺急性血循环障碍而导致急性胰腺炎。
4.外伤
3临床表现急性水肿型胰腺炎主要症状为腹痛、恶心、呕吐、发热,而出血坏死型胰腺炎可出现休克、高热、黄疸、腹胀以至肠麻痹、腹膜刺激征以及皮下出现淤血斑等。
一般症状1腹痛最早出现的症状,往往在暴饮暴食或极度疲劳之后发生,多为突然发作,位于上腹正中或偏左。疼痛为持续性进行性加重,似刀割样。疼痛向背部、胁部放射。若为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发病后短暂时间内即为全腹痛、急剧腹胀,同时很快即出现轻重不等的休克。
2恶心、呕吐发作频繁,起初为进入食物胆汁样物,病情进行性加重,很快即进入肠麻痹,则吐出物为粪样。
3黄疸急性出血性胰腺炎出现的较多。
4脱水及电解质紊乱主要因肠麻痹、呕吐所致,而重型胰腺炎在短短的时间内即可出现严重的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出血坏死型胰腺炎,发病后数小时至10几小时即可呈现严重的脱水现象,无尿或少尿。
5发热由于胰腺大量炎性渗出,以致胰腺的坏死和局限性脓肿等,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体温升高。若为轻型胰腺炎,一般体温在39℃以内,3~5天即可下降。而重型胰腺炎,则体温常在39~40℃,常出现谵妄,持续数周不退,并出现毒血症的表现。
6皮下瘀斑少数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胰液以至坏死溶解的组织沿组织间隙到达皮下,并溶解皮下脂肪,而使毛细血管破裂出血,使局部皮肤呈青紫色,有的可融成大片状,在腰部前下腹壁,亦可在脐周出现。
7腹部压痛一般的轻型水肿型胰腺炎在上腹部深处有压痛,少数前腹壁有明显压痛。而急性重型胰腺炎,由于其大量的胰腺溶解、坏死、出血,则前、后腹膜均被累及,全腹肌紧、压痛,全腹胀气,并可有大量炎性腹水,可出现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消失,出现麻痹性肠梗阻。
并发症1急性胰周液体积聚(AFPC)和急性坏死物积聚(ANC)4周以内的局部渗液不伴有坏死称为急性胰周液体积聚(AFPC);伴有坏死的称为急性坏死物积聚(ANC),此时患者高热伴中毒症状,腹痛加重,可扪及上腹部包块,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穿刺液为脓性,培养有细菌生长。
2胰腺假性囊肿4周后持续存在的APFC一旦形成囊壁包裹则称为胰腺假性囊肿;ANC被囊壁包裹则称为包裹性坏死(WON)。体检常可扪及上腹部包块,大的囊肿可压迫邻近组织产生相应症状。
3器官衰竭急性呼吸衰竭、急性肾衰竭、心力衰竭、消化道出血、胰性脑病、败血症及真菌感染、高血糖等并发症。
4检查1.血尿淀粉酶测定血清(胰)淀粉酶在起病后6~12小时开始升高,48小时开始下降,持续3~5天,血清淀粉酶超过正常值3倍可确诊为本病。
2.血清脂肪酶测定血清脂肪酶常在起病后24~72小时开始上升高,持续7~10天,对病后就诊较晚的急性胰腺炎患者有诊断价值,且特异性也较高。
3.腹部B超作为常规初筛检查,急性胰腺炎B超可见胰腺肿大,胰内及胰周围回声异常;亦可了解胆囊和胆道情况;后期对脓肿及假性囊肿有诊断意义,但因患者腹胀常影响其观察。
4.CT显像5诊断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主要是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常可作出诊断。轻症的患者有剧烈而持续的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轻度发热、上腹部压痛但无腹肌紧张,同时有血清淀粉酶和(或)尿淀粉酶显著升高,排除其他急腹症者即可以诊断。
6治疗1非手术治疗防治休克,改善微循环、解痉、止痛,抑制胰酶分泌,抗感染,营养支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加强重症监护的一些措施等。
防治休克改善微循环
积极补充液体、电解质和热量,以维持循环的稳定和水电解质平衡。
抑制胰腺分泌
禁食和胃肠减压;H2受体阻断剂;抑肽酶;5-氟尿嘧啶。
解痉止痛
定时给以止痛剂,静脉内滴注0.1%的普鲁卡因用以静脉封闭。并可定时将杜冷丁与阿托品配合使用,既止痛又可解除Oddi括约肌痉挛。亚硝酸异戊酯、亚硝酸甘油等在剧痛时使用,既可一定程度地解除Oddi括约肌的痉挛,同时对冠状动脉供血也大有好处。
营养支持
急性重型胰腺炎时,机体的分解代谢高、炎性渗出、长期禁食、高热等,患者处于负氮平衡及低血蛋白症,故需营养支持,而在给予营养支持的同时,又要使胰腺不分泌或少分泌。
抗生素的应用
抗生素对急性胰腺炎的应用,是综合性治疗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时应用抗生素是无可非议的。急性水肿性胰腺炎,作为预防继发感染,应合理的使用一定量的抗生素。
腹膜腔灌洗
对腹腔内有大量渗出者,可做腹腔灌洗,使腹腔内含有大量胰酶和毒素物质的液体稀释并排除体外。
2手术治疗虽有局限性区域性胰腺坏死、渗出,若无感染而全身中毒症状不十分严重的患者,不需急于手术。胰腺及胰周坏死合并感染是外科治疗的指征,无菌性坏死积液无症状者无需手术治疗,伴有胃肠道压迫症状者往往需要外科干预。一般认为,理想的手术时机是发病4周以后。无菌性坏死伴胃肠道压迫症状影响肠内营养或进食时,可先行经皮穿刺引流(PCD),延缓手术时机。感染性坏死也可先行PCD缓解感染中毒症状,作为手术前的过渡治疗。增强CT可以判断坏死组织与活力组织间的界限是否清晰、病灶大小及是否包裹,也是决定手术时机的一项客观依据。预后急性胰腺炎的病死率约10%,几乎所有死亡病例均为首次发作。出现呼吸功能不全或低钙血症提示预后不良。重症坏死性胰腺炎的病死率达50%或更高,手术治疗可使其降至2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