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螃蟹,女子突然喘不过气还有人肾衰
凉爽的秋天到了
我们除了诗和远方
还有C位出道的大螃蟹
……
软糯的蟹黄、晶莹的蟹膏
是不是想想都开始滴口水
和你爱的人甩开膀子啃螃蟹
这画面太美,这口感太好!
不过螃蟹虽好
对一部人来讲
却是碰不得的!
01
武汉的孙女士因对螃蟹过敏,多年来没敢“破戒”,看到朋友圈里大家纷纷开启吃蟹模式,孙女士一时嘴馋加侥幸心理作祟,破例吃了半只大闸蟹,结果刚下肚没多久,全身便起了红疹!孙女士不以为意,医院就诊。
没想到第二天,孙女士又出现了头晕恶心、呼吸困难的症状,家人这才急忙将医院后湖院区救治。经抗过敏、抗休克治疗,孙女士的症状终于得到了缓解。原来小小螃蟹竟有如此大的威力,眼下正值“食蟹季”,医院急诊科,因吃螃蟹引发过敏的患者,最近一周增加约10%。02
就在前几天,浙江的海宁的张奶奶(化名)忍着腹痛,医院就诊。没想到的是,医院紧急开通绿色通道,张奶奶被推进手术室抢救!当晚,张奶奶还被送进了ICU!
医生直呼:“从医22年没见过!晚来一天老太太的命很可能就救不回来了!”经腹腔镜探查,张奶奶是胆囊穿孔!胆汁已漏到了腹腔,胆囊里的结石也有些许已经掉进了腹腔!最后,手术取出整整多颗结石。
而诱因,竟是我们都爱吃的:螃蟹!
医生称,螃蟹虽然营养丰富,但是胆固醇含量极高,患有胆囊炎、胆结石的病人吃了后,会加重病情!
还有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张奶奶已经患有胆结石20多年,一直拖着未就医,本身病情已经非常严重,饮食上再一刺激,这才加重了病情!
现在正是吃螃蟹的季节
小编身边就有很多朋友
时不时都要吃上几只螃蟹
解解馋
每当吃货们准备大快朵颐时
耳边总传来这些声音:
孕妇不能吃螃蟹?
螃蟹寒气太重啦?
吃螃蟹时不能喝酒?
妈呀!
到底还能不能愉快地吃个螃蟹啦?!
哎哟,千万莫烦躁!
网上传言辣么多,都是真的吗?
孕妇不能吃螃蟹吗?
NO
这个说法不一定对。
大家口中的“寒凉”并不是孕妇不能吃螃蟹的理由。
对于在怀孕之前吃过螃蟹,并且没有任何问题(不存在过敏、不会造成腹泻等症状)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吃,当然这也是在健康食用的前提下。
但是,这里请大家仔细看!如果孕妇在怀孕之前就对螃蟹过敏或者食用螃蟹后出现不良反应,那就不可以吃啦!
螃蟹加维生素C等于吃砒霜?
NO
这个说法源于多年前流传的“虾不能和维生素C一起吃,因为会产生砒霜而中毒”。
从此以后,螃蟹和其他水产品都被纳入了这条禁忌的“扩展版”……想想都心寒啊!
其实今年央视的3·15晚会上就辟过谣。虽然螃蟹中含有砷,但其中90-99%都是无毒的有机砷,而且一两百毫克的维生素C不会通过还原作用生大量有毒的三价砷。
吃螃蟹不能喝啤酒
而适合配黄酒或白酒
NO
这个说法并不全对!
对于痛风病人,酒和螃蟹都在严格控制的食物之列。如果有痛风或者高尿酸血症,无论是什么酒都应当避免,再加上螃蟹那诱发痛风的效果确实是很强的。
不过对于健康人群来说,少量螃蟹少量喝酒是可以的。
螃蟹不能和柿子同吃?
NO
并非全部如此!
螃蟹和柿子几乎联袂上市,可是古代医书所列举的食物相克偏偏有这对“冤家”。
如果柿子没有完全成熟,其中鞣酸含量就比较高,那么就有可能和胃中的蛋白质类的成分发生反应,形成胃柿石,但这其实不仅仅是柿子和螃蟹的问题,只要是含蛋白质多的和鞣酸多的,都可能发生类似的反应。
事实上,容易出现问题的是含鞣酸高的柿子,也就是不成熟的涩柿子。如果是成熟的甜柿子与螃蟹一起吃是不会有问题的,如果是涩柿子,即使单独吃也不保险,因为你不清楚自己的胃里有什么。
螃蟹不能和水果同吃?
NO
也并非完全如此!
关于螃蟹的食物相克的不宜搭配特别多,除了水果还包括了多种蔬菜和坚果。
这些食物含有较多的单宁和其他多酚类物质,降低消化酶活性;有机酸和单宁等物质还具有缓冲作用,能使胃酸的作用下降,削弱其活化蛋白酶的作用,削弱其杀菌能力,搭配很容易有致病微生物的螃蟹就容易出现腹泻等胃肠道不适。
但是这些说法适用于消化能力差、怕冷容易腹泻的人。对体质强壮、消化能力强的人则不适用。
螃蟹是发物
肿瘤会复发不能吃?
NO
所谓“发物”,通常是指能使疾病加重或诱发疾病发作的食物,但这些疾病大多是指一些过敏性疾病,如哮喘、荨麻疹等。
实际上,肿瘤是否复发和扩散与肿瘤细胞的内在基因调控有关,而不是因为吃了所谓的“发物”引起的。
从细微处可见生活品质
其实吃蟹也有不少讲究
▼
买螃蟹,请认准活蟹
死蟹很容易繁殖细菌,另外还会产生毒素,食用以后很容易出现胃肠道不适甚至食物中毒。“活蹦乱跳”的螃蟹比较安全。
做螃蟹,一定充分加热
螃蟹中常常会检出臭名昭著的致病性大肠杆菌、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李斯特单核增生菌等多种致病菌。可能有管圆线虫、肺吸虫、血吸虫等多种寄生虫。所以,如果你很喜欢品鉴醉蟹、醉虾等“美食”,建议您还是管住嘴为好。
相比于其他烹调方式,清蒸螃蟹最靠谱,不仅可以最大程度保证螃蟹的“鲜味儿”;另外也不会损失螃蟹当中的营养价值。当然蒸制螃蟹,时间要到位,建议至少要高温蒸制30分钟,只有熟透才能降低细菌等有害物质对于身体造成的威胁。
吃螃蟹,适量就好
螃蟹,虽然味道鲜美,但是也是一种高蛋白、高嘌呤、高胆固醇的食物。按中国营养学会年中国居民膳食宝塔的推荐,水产品的合适数量,是一次吃40-75克(不算壳子、刺等的纯肉),建议每人每次吃螃蟹不要超过四两。
如果一次少吃点,既不会造成蛋白质过量,不会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从水产品中摄入的环境污染物也不至于达到过量的程度。
现做现吃,一次吃完
螃蟹富含蛋白质,即使已经烹调也很容易被细菌侵袭,大量繁殖。
建议每次吃螃蟹按量烹调,现做现吃,尽量趁热一次吃完。
不过,如果一餐没有吃完,也不必扔掉,但必须及时冷藏,并保证彻底加热杀菌再吃。
哪些人应不吃或少吃螃蟹?
▼
1.过敏和不耐受人群。螃蟹是一种很容易造成过敏的食物。过敏反应很容易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有的还会引起荨麻疹、哮喘等。如果对螃蟹过敏,千万不要以身犯险。
2.体质虚弱人群、婴幼儿。螃蟹是一种有较多致病微生物的风险食物,由于各人消化能力不同,免疫功能不同,对致病菌和病毒的抵抗力差异很大。如果胃酸强大,肠道免疫系统能力较强,那么出现麻烦的可能性就小。而那些体质偏弱、消化能力差、胃酸分泌不足的人,就很容易被致病菌攻陷。所以,体弱者一定要量力而为,浅尝辄止,还要注意加热杀菌。而对于婴幼儿来说,身体中的脏器都处在“发育”阶段,螃蟹属于是一种高蛋白食物,很容易增加肝脏、肾脏的代谢负担,同时婴幼儿的消化系统较弱,并不适合食用。
3.“三高”等慢性疾病患者。螃蟹中,尤其是蟹黄含有较多的脂肪和胆固醇,所以建议患有高血压、冠心病、胆囊炎等疾病的人群尽量少吃或者不吃;同时大量蛋白质的摄入也会给肝肾带来负担。另外螃蟹中含有较高的嘌呤,会增加痛风的风险。
这还真的不是危言耸听小编就找到了很多
美丽的“蟹”逅变惨剧的案例
肾衰竭43岁的李先生,因吃了几只螃蟹,竟然导致肾衰竭。
李先生一直都以“吃货”自称,大街小巷的美食他可是如数家珍。不料就是因为管不住嘴,十多年前他患上了痛风,每次发作起来得好一阵折腾,可是爱吃的“毛病”还是改不了。
李先生收到丈母娘寄来的一盒大闸蟹,看着家人吃得津津有味,李先生一时没忍住,也吃了好几个。
没想到第二天一早,他的左脚和小腿开始肿胀,连鞋子都穿不进去了。这一次的情况感觉比以前都严重,李先生胸闷心慌,难受得不行,医院。
医生接诊后发现,李先生的尿酸非常高,肌酐明显增高好几倍,已经发展成为肾衰竭。
急性胰腺炎45岁的曹先医院急诊科。曹先生当天和朋友一起吃过螃蟹。
中午,曹先生一口气吃了6只大闸蟹,喝了约半斤白酒,傍晚返程时躺在车上睡了一觉。半路上突然腹痛难忍,医院。
经检查,诊断为急性胰腺炎。
急性肠炎50岁成军(化名)酷爱吃螃蟹,从长假期间开始,就一直陪陆续从外地来的大学同学吃吃喝喝喝,每次招待客人必有大闸蟹。
因为开车跟同学到一个养蟹场,上午吃了4只,晚上又吃了六七只,还喝了半斤白酒,深夜腹痛、腹泻,医院急诊输液治疗并诊断为急性肠炎。
为了大家愉快地吃螃蟹
小编也是操碎了心
戳个大拇指鼓励下呗
来源:武汉晚报、医院、大潮网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