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胰腺炎专病专治,打破病死高峰
急性胰腺炎患者,该去看急诊、内科还是外科?这让不少患者摸不着头脑。今后,这类疾病有了专科进行“专病专治”。
昨日,温医大附一院胰腺炎诊治中心正式开诊,中心开出床位45张,整合该院胰腺炎相关专业的人员和技术,构建了以突出“主动预防”“抢先治疗”“精细化救治”为特色的重症急性胰腺炎综合救治体系。温医大附一院探索按病种分科“专病专治”模式,领先全国。
重症胰腺炎“专病专治”
日前,瑞安市民王先生因长期喝酒突发左上腹疼痛,医院治疗一段时间后,顺利出院。但没过多久,王先生再次出现腹部剧烈疼痛,来到温医大附一院急诊就诊。
经诊断,王先生得的是急性胰腺炎,医院急诊立即通过信息系统进行登记,收治入院。
试运行中的胰腺炎诊治中心收到信息后,安排专家对王先生进行会诊,发现患者属于重症急性胰腺炎,胰腺周围已经发生严重感染,不及时手术将必死无疑。
于是,中心立即启用重症治疗预案,由温医大附一院院长、胰腺炎诊治中心主任周蒙滔带领团队开展手术。目前,王先生病情稳定。
记者了解到,此前,胰腺炎患者就医时,急诊、内科、肝胆外科、胃肠外科及重症ICU,各个科室都能收治,但治疗方法不同、疗效不一,究竟要去哪个科治疗,让患者感到无所适从。
“医院胰腺炎诊治管理模式和收治方式的混乱,不仅给患者带来不方便,也导致疾病诊治水平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周蒙滔说,哪个科室都能看,必然导致哪个科室都不专业。为此,温医大附一院创新推出由外科主导、多学科联合的胰腺炎诊治中心,医院后,就会被收治进该中心,进行一体化、规范化治疗。
病死率有望从4.6%降为0
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凶险,救治难度大,病死率高。该病病变过程中有两大病死高峰,其中早期多脏器功能不全病死率占65%左右,后期坏死感染病死率约占30%。
如何打破病死高峰“魔咒”?周蒙滔及其团队突破了传统“重治轻防”的策略,建立了区域动脉灌注、SIRS调控、MODS甄别处理、预防感染四联法、胆源性胰腺炎分型施治等核心技术,构建了突出“主动预防”“抢先治疗”“精细化救治”的综合防治体系,使重症胰腺炎总病死率由14.4%降至4.6%。
周蒙滔说,成立胰腺炎诊治中心后,通过管理模式创新、前瞻性临床研究、临床科研结合和规范化治疗等,近期的目标是让首次发病就到该中心诊治的所有患者实现治愈。
据了解,重症胰腺炎从早期发病到胰腺彻底坏死,约有10天的进程。如果在疾病早期就主动规范化治疗,病死率将进一步降低。
由外科主导、多学科联合的胰腺炎诊治中心,建立了完备的预案,根据病情轻、中、重度,制定标准化治疗方案。目前中心已收治患者多人,治愈率不断提升。
专科化打造区域医学中心
今年起,温医大附一院打破传统的普外科系统,撤销了原肿瘤外科、腔镜外科、肛肠外科,按照疾病部位设立专科,陆续成立肝胆胰外科、胰腺炎诊治中心、胃肠外科、结直肠肛门外科、甲乳外科、疝与腹壁外科等6大专科,14个病区,开设张床位。
同时,在新成立的6大专科内,均引入多学科诊疗(MDT)模式,由多个学科的专家组成相对固定的专家组,对疑难病患者提供规范、个体化和一体化的治疗方案。
“医院发展的未来趋势。”在周蒙滔看来,专病专治,既能提高治疗水平,也能提高科研水平,医院整体水平的大发展。在此前的发展中,温医院硬件环境的大提升、信息化水平的新突破,下一步,如何实现医院打造区域医学中心的关键环节。
专科化发展模式应运而生。
周蒙滔表示,专科化发展,对于患者来说,专病专治,就医更方便。同时,专科化让医生真正成为专科医生,提高专科病的诊治水平,最终受益的还是患者。
记者孙余丹
编辑缪眎眎
战略合作、广告请联系;
此为“温州日报党报热线”原创报道,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