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秀范范和他的团队
消化内镜中医院消化内镜中心为本院七大诊疗中心之一,新成立一年多来,集“临床、教学、科研”于一体,是目前江苏省规模最大的消化内镜中心之一,承继既往优势、融合多学科特长,拟开辟消化疾病诊疗的新模式、建设领域标杆。中心每年接诊6万余例,ERCP余例,四级手术余例;现为南京医科大学消化内镜研究所、世界抗癌联盟培训基地及亚太胃肠学会临床医学科学家培训基地,已为全国输出高级内镜人才余名,完成斯里兰卡1名医师临床培训,巴基斯坦临床医师的培养正稳步推进;中心拥有世界一流内镜平台,如电子胃肠镜、电子十二指肠镜及超声内镜等。明年将启用崭新医疗平台,面积m2,软硬设施一流,或将是亚洲最大的消化内镜中心中心现常规开展以下项目:1.无痛胃肠镜检查;2.ERCP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胆总管结石等;3.双镜联合治疗胃肠道腔外生长间质瘤及粘膜下肿瘤;4.超声内镜下消化道肿瘤的分期;胰腺占位性病变的内镜下诊断、细针穿刺活检;胰腺癌及慢性胰腺炎顽固性疼痛的CPN治疗;胰腺癌内镜下放射性粒子种植等;5.消化道良恶性狭窄支架介入治疗;6.晚期胆管癌及胰腺癌的射频姑息治疗;7.EMR、ESD治疗消化道粘膜下肿瘤及食管、胃、结肠等部位的消化道粘膜早癌;8.电子胆道镜及U+双频激光治疗肝内胆管结石;9.食管及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内镜下硬化及套扎治疗;10.内镜下胃造瘘术;11.小肠镜诊断及治疗小肠病变。科室团队理念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计划子课题等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SCI杂志发表论文50余篇,最高单篇影响因子24分,总计影响因子超过分;同时部分项目实现临床转化,单丝网状结构消化道金属支架为世界首创并已被国内外广泛应用。历获年“镍钛记忆合金食管支架临床应用研究”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年“消化道彩色图谱”获海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8年“钛镍记忆合金网状消化道支架的研发与临床应用”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年“单丝网状结构消化道金属支架的研发与应用”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消化内镜中心主任范志宁教授现任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会外科学组副组长、卫生部医政司消化内科内镜诊疗技术专家组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常务理事。南京医科大学首届七大名医之一、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工程重点人才”第二层次培养人才、江苏省“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领军人才及创新团队、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南京市职工十大杰出创新人物”。首届江苏省“百名医德之星”。擅长消化疑难疾病的内镜诊疗,尤其在ERCP、消化道支架研制与置入方面享有盛誉,并多次在欧美国家现场指导及表演。消化疾病内镜专家门诊时间:周一、三、四下午普通门诊时间:周医院/南京医院,消化内镜中心主任,教授,二级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卫生部消化内镜培训基地主任,南京医科大学消化内镜研究所所长。现任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会外科学组副组长、卫生部医政司消化内科内镜诊疗技术专家组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常务理事。南京医科大学首届七大名医之一、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工程重点人才”第二层次培养人才、江苏省“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领军人才及创新团队、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南京市职工十大杰出创新人物”。首届江苏省“百名医德之星”。《中国内镜杂志》常务编委,《微创医学》常务编委,《中华消化内镜》、《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医学与哲学》、《世界华人消化杂志》、《医学与信息杂志》、《JBR》、《江苏医药》等杂志编委年“镍钛记忆合金食管支架临床应用研究”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完成人)、3年“消化道彩色图谱”获海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第三完成人)、8年“钛镍记忆合金网状消化道支架的研发与临床应用”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第一完成人)。技术优势及特长现主要从事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胆道镜、腹腔镜、超声内镜的诊断与治疗,专攻消化系统疑难病症的微创诊治及技术创新,每年完成余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成功率达99%以上。范志宁教授研制世界上第一枚食管镍钛记忆合金单丝网状结构支架、完成国内首例经阴道内镜下陈旧性宫外孕孕囊切除术(NOTES)、创新内镜下双通道或单通道荷包缝合术等,有效拓展了内镜微创的技术领域和适应症,并获得广泛赞誉。学术成就坚持“服务民生、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发展理念,以负责人身份在GastrointestinalEndoscopy、LancetOncology等国外权威SCI杂志发表论文50余篇,最高单篇影响因子24分,总计影响因子超过分,单篇论文国外杂志他引最高39次;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计划子课题等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主(副)编《消化道支架》等专著6部。年“单丝网状结构消化道金属支架的研发与应用”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现已获国家14项专利,支架转化生产后广泛用于国内和国外很多地区。由于国产支架费用仅为使用进口支架费用的1/5,每年可节约外汇约1.5亿美元;同时其产品远销欧美、东亚、南美等地,每年为国家获取外汇收入约几千万美元。8年和年光明日报两次载文报道其在内镜领域及支架方面的杰出成就与贡献。年初,成功救治南京海底世界海豚“江波”,在国内外引起轰动,世界媒体争相报道。同时近年来应邀参加国际/国内重要学科会议并做手术操作演示,与多国同仁开展合作共赢模式:1)五年间先后被全国20医院邀请作现场指导,为全国30多个省市单位培养内镜支架、ERCP、EST人才余名,提升国内医疗技术水平和规范临床诊疗2)、、年应邀参加美国DDW会议并做大会交流。年赴台湾参加两岸四地消化论坛并受邀担任大会主席。、、年应邀西班牙内镜大会主题演讲并手术进行操作演示。、年参加巴基斯坦内镜大会主题演讲、手术操作演示。相关成果获得广泛赞誉,推动消化内镜先进诊疗理念的国际交流。3)实现周期化国际合作,年受世界抗癌联盟委托培训斯里兰卡高级专家1名;年中心成为亚太胃肠病学会临床医学科学家“中国大陆的第一家项目培训基地”,巴基斯坦专家培养计划正有序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增强我国医疗的地区优越性,实现内镜诊疗技术的国际“出口”,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附录:◇出版专著教材情况:名称类别出版单位日期排名消化道内镜手术彩色图谱专著辽宁科技出版社1-05-01副主编《胆道疾病内镜诊断与治疗学》专著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6-06-01参编消化道支架专著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06-01主编消化内科临床医嘱手册专著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07-01主编腹腔镜手术学专著复旦大学出版社4-01-01参编消化内镜操作技术全集专著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09-01参编消化系统疑难病例讨论专著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01参编◇成果获奖情况:成果名称颁奖部门等级排名钛镍记忆合金网状消化道支架的研发与临床应用省部三等奖第一经阴道内镜输卵管切除术省部二等奖第二防护面具国家发明专利第二十二指肠套管及其输送器国家发明专利第三复合腔道支架国家发明专利第二消化道彩色图谱省部三等奖第三镍钛记忆合金食管支架临床应用研究省部三等奖第一单丝网状结构消化道金属支架的研发与应用国家二等奖第一肝移植术后胆管狭窄双支架治疗省部二等奖第一经口内镜缝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省部二等奖第一困难性ERCP插管技巧在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中的应用省部二等奖第二◇已完成的科研项目:项目名称及下达编号项目来源经费(万元)联合紫杉醇与VEGFRNA干扰的新型食管涂层支架食管癌放疗增敏实验研究国家自然基金57食管癌内镜规范化诊疗研究部,省项目联合紫杉醇与VEGFRNA干扰的新型食管涂层支架食管癌放疗增敏实验研究部,省项目20新型siRNA紫杉醇联合载药支架逆转耐药性食管癌的临床前研究部,省项目20紫杉醇涂层消化道支架研制及临床应用部,省项目银系抗菌亲水胆管内支架的临床应用研究部,省项目10纳米胆道支架的研制及临床应用国家项目DNA修复基因多态性与胆管癌发生危险性的研究部,省项目紫杉醇载药食管带膜支架的研制部,省项目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新型个体化食管癌药物涂层支架”部,省项目多光子“光学活检”结合内镜在早期食管癌诊疗中的应用研究部,省项目20万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