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宣教胃疼不都是胃的事
很多人出现腹部疼痛后,第一反应是胃疼,以为吃点胃药就了事,但其实很多腹部不适不是胃的问题,也有以下可能:
1、肠胃炎。腹部出现痉挛样疼痛,同时伴有肌肉痛或头痛,通常会出现恶心、呕吐、水样腹泻或低热。
2、乳糖不耐受。如果喝完牛奶后出现胃痛、腹泻(通常在食用乳制品后半个小时到2个小时),可能是乳糖不耐受症,即无法消化牛奶中的乳糖。很多人在婴儿期以后其乳糖消化能力会下降,在成年期后出现乳糖不耐受的症状。
3、胆结石。胆结石是胆汁在胆囊内形成的小而硬的沉积物。多与食用了过多的脂肪或胆固醇有关。患者多会出现右上腹部疼痛,向后背或肩部放射。
4、便秘。患者会感到下腹部钝痛,伴随腹胀。
5、消化道溃疡。患者在饱食后疼痛,同时伴随胃酸反流等症状多是胃溃疡,饥饿时疼痛多是十二指肠溃疡。
6、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常有腹部绞痛、胀气、腹泻。
7、胰腺炎。饮食不节制和胆结石是造成胰腺炎的最常见原因。发病时,患者出现上腹部疼痛,并向背部延伸。
8、胃食管反流病。常被称为胃酸反流,当来自胃中的酸液反复逆流入食管时,就会发生胃食管反流病。肥胖会增加腹腔压力从而造成胃酸反流,止痛药和抗抑郁药也有这样的副作用。
9、憩室炎。常见于40岁以上的人群,憩室是肠黏膜层因肠内压力长期过高而被压入结肠肌肉的格状结构中而形成。老年人、肥胖者和食用油腻、低膳食纤维含量的饮食会增加患病风险。疼痛部位常位于左下侧腹部,通常伴随着恶心、呕吐、发烧和便秘等症状。这是因为发炎的区域让肠道难以顺利蠕动。
10、阑尾炎。常表现为右下腹突然间的钝痛和压痛,变得越来越强烈;当走路、咳嗽时,疼痛会严重;患者还会出现恶心、呕吐、发热或腹胀等症状。
11、脂泻病。有约1/3的成年乳糜泻患者会在食用了含有小麦、大麦或黑麦的食物后出现腹痛、胀气或腹泻的症状。
12、胃癌。65岁以上的人群要警惕癌症引起的胃痛,患者多会感受到类似消化道溃疡的症状,如腹痛或腹胀、恶心、有饱腹感或食欲丧失,常会伴有呕吐、便血、疲劳和体重减轻。
建议:如果疼痛严重,医院就医,以确诊疼痛原因,进行对症治疗。
消化内科(内七科)
消化内科是由消化专科门诊、消化内镜治疗中心及消化内科病房三位一体组成的综合性专科科室。拥有高档奥林巴斯电子肠镜、高频电切刀等先进设备,能开展内镜下套扎、止血、电切、取异物等手术。以诊治消化性疾病、肝硬化、炎症性肠病、缺血性肠病、胰腺炎等疾病为主,尤其是对肝性脑病、肝硬化食道——食道静脉曲张、胃食道反流病、重症胰腺炎以及各种急性中毒的抢救有独特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