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8急性胰腺炎浅析治疗
急性胰腺炎治疗的两大任务:①寻找并去除病因;②控制炎症。急性胰腺炎,即使是SAP,应尽可能采用内科及内镜治疗。尽量避免外科治疗。
:
①禁食;②胃肠减压;③静脉输液;④止痛治疗;⑤抗生素。
:
一.一般治疗:
禁食及胃肠减压:减少胰液分泌。
卧床床头抬高30度。
镇痛治疗:建议应用哌替啶,避免应用吗啡,阿托品,山莨宕碱等收缩Oddi括约肌或诱发加重肠麻痹的药物。
二.病因治疗: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时摘除胆管梗阻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采取内镜治疗。包括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术(EST)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短期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尽量降至5.65mmol/L以下。避免,应用脂肪乳剂。治疗上可给予抗凝血浆置换等措施,快速降低血脂。
其他病因导致的急性胰腺炎:如酒精性胰腺炎应该禁酒。
三.内科治疗:
(一)器官功能支持
循环支持:SAP确诊后应立即液体复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持血容量:
呼吸支持:均需氧疗,维持氧饱和度在95%以上,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
消化系统:抑酸治疗。
营养支持:早期一般采用全胃肠外营养(TPN),如无肠梗阻,应尽早进行空肠插管,过渡到肠内营养(EN)。
凝血系统:抗凝治疗。
肾脏系统:保证肾脏灌注,降低福利呀,避免应用肾脏损害的药物,并可以积极行CRRT。
(二)抗感染治疗:重症胰腺炎常规使用抗生素,有预防胰腺坏死合并感染的作用。抗生素使用应考虑以下两点:①使用对肠道移位细菌(大肠埃希菌、假单胞菌、金葡菌等)敏感的抗生素;②使用对胰腺有较好渗透性的抗生素,如亚胺培南或喹诺酮类等,并联合应用对厌氧菌有效的药物(如甲硝唑)。(三)减少胰液分泌:生长抑素具有抑制胰液和胰酶分泌,抑制胰酶合成的作用。生长抑素和其类似物八肽(奥曲肽)疗效较好,它还能减轻腹痛,减少局部并发症。(四)抑制胰酶活性:抑肽酶可抗胰血管舒缓素,使缓激肽原不能变为缓激肽,尚可抑制蛋白酶、糜蛋白酶和血清素,仅用于重症胰腺炎的早期,但疗效尚有待证实。
(五)免疫治疗:给予胸腺肽等免疫调节剂。
(六)中医治疗:大柴胡汤,清胰汤,生大黄灌肠。
四.外科治疗:手术适应证有:
诊断末明确与其他急腹症如胃肠穿孔难以鉴别时;
重症胰腺炎经内科治疗无效者;
胰腺炎并发脓肿、假囊肿、弥漫性腹膜炎、肠麻痹坏死时;
胆源性胰腺炎处于急性状态,需外科手术解除梗阻时。
五.胰腺局部并发症的治疗:
1.胰腺和胰周坏死组织继发感染:通常发生在急性胰腺炎发作2周后,少部分患者可在发病后1周即出现明显的感染表现。继发感染的临床表现有:
体温>38.5℃,白细胞>1.6×/L。
腹膜炎体征明显,腹膜刺激征范围超过腹部两个象限;若腹膜后间隙有感染,可表现为腰部明显压痛,甚至可出现腰部丰满、皮肤发红或凹陷性水肿。③
高度怀疑胰腺感染而证据不足时,可在CT引导下行胰腺或胰周穿刺,抽取物涂片查细菌或培养,若为阳性则有诊断价值。在充分抗生素治疗后,若脓肿不能吸收,可行腹腔引流或灌洗,如果仍不能控制感染,应施行坏死组织清除和引流手术。
2.腹腔间隔室综合征:即急性胰腺炎导致腹部严重膨隆,腹壁高度紧张,伴有心、肺、肾功能不全。多数患者可通过对病因、抗炎、器官支持等治疗逐渐缓解,少数患者需要开腹减压手术。
3.胰腺假性囊肿:
<4cm的囊肿几乎均可自行吸收。
>6cm者或多发囊肿则自行吸收的机会较小,在观察6~8周后,若无缩小和吸收的趋势,需要引流。
知识点:
急性胰腺炎,特别是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液体复苏是关键。
生长抑素即能减少胰腺外分泌,又能抑制胰酶。
急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疗适应征
胰腺坏死和胰腺继发感染的特点
胰腺假性囊肿的治疗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