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难过冬这4大夺命坎都是诱因
冬天是个“不安分的季节”,尤其对于过了50岁的人来说,因身体机能开始走下坡路,到了冬天不仅不抗冻,寒冷的天气还容易诱发或加重一些慢性病,还需面临路面湿滑、跌倒等危险因素,稍不注意,就会对生命产生威胁。
所以人们常说冬天就像老人的“夺命坎”,一定要小心养护。那么老人具体会遇到哪些“夺命坎”?又该如何应对呢?
1
第一关:动作僵硬、骨质疏松严重
易跌倒骨折
在寒冷的天气里,我们的胳膊、腿、膝关节和肩膀等部位的血管会收缩,导致血液流动减少,容易变得僵硬;再加上冬天日照时间短,维生素D合成受限,有些人的骨质疏松会加重。
特别是在遇到一些突发状况时,老人难做出快速、准确的动作来应对,很容易摔倒。
1摔一跤丢了命,绝非危言耸听
对年轻人来说,无非是“哪里跌倒,哪里爬起”;但对老人来说,摔一跤可能是与死神交手——
一旦骨折,可能需要长时间卧床,在这过程中血液循环出现障碍,就容易产生褥疮、静脉血栓、肺栓塞、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且老年骨质疏松性患者,静养卧床一周,骨丢失量超过2%,这相当于一年的骨丢失量。
特别是髋关节骨折,也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其死亡率高达20~30%,致残率达42%,近35%的人不能独立行走。
23块肌肉有劲儿,有助预防跌倒
不论是否有骨质疏松,平时都要适当多吃富含钙、蛋白质的食物;还要常出来晒晒太阳;并坚持运动,伸展手脚,活动筋骨,尤其注重三块肌肉的锻炼。
①臀大肌:可以让大腿后伸,躯干挺直,也可以帮助我们在步行中随时踩“刹车”。
仰卧位,双腿屈曲略宽于肩,脚跟踩地发力将臀部抬起至大腿与身体呈一条直线,臀部抬起时上背部贴地,下落时下背部贴地,但臀部悬空。
②股四头肌:是人体最强壮有力的肌肉,它为我们完成步行、上下楼梯、蹲起时提供力量。
背部紧贴墙壁,双腿分开与肩同宽,双足距离墙面40厘米左右;绷紧腰腹部肌肉,使腰背部贴着墙面,缓慢下蹲,感受大腿肌肉收缩紧张,然后慢慢回到起始位。
③小腿三头肌: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健康有弹性的肌肉能有效帮助下肢的血液循环,它主要负责踮脚跟的动作,并保持膝和踝关节的稳定性。
站立位,双手自然垂在体侧,双腿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躯干挺直,双足脚尖点地,脚跟抬起5厘米,感受小腿肌肉收缩紧张,然后慢慢回到起始位。
三个动作10次/组,每天做3组。
2
第二关:
低温加重心脑血管病
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我国冬季心血管病患者死亡人数比夏天高41%!
一方面,很多中老年人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性疾病,而寒冷会刺激血管收缩,促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增加,增加了脑溢血和心梗发作的机率;另一方面,寒冷时人的活动量减少,脑、心肌、内脏血液灌流随之减少,这也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原因之一。
一旦出现胸口痛、发闷;头晕、烦躁;手脚麻木;视力模糊;意识不清等现象,一定要及时就诊。
14个“慢动作”,护好心血管
想要预防心血管问题,首先要做好保暖工作,其次要密切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按时服用药物,最后还要注意日常活动“慢一点”:
①起床慢
刚睡醒时,人体由抑制状态转入兴奋状态需要一个过程,所以最好先在床上闭目养神3分钟,再搓搓脚心、伸伸懒腰,给心脏一个适应过程,觉得自己反应活动正常了再慢慢下床。
②排便慢
有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的老人,排便太急、屏气用力,易导致血压骤然升高,诱发脑溢血。
排便时不要太使劲,排不出来不应过于勉强。平时应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多运动,以保持大便通畅。
③脾气慢
情绪激动、紧张,促使交感神经兴奋,造成血管收缩、血压上升、血管破裂。所以遇事要学会自我调节,平和心态~
④运动慢
冬季尽量还是少做剧烈运动,更推荐骑行、散步、太极拳、瑜伽等缓和的运动,并注意充分热身,防止扭伤和拉伤。
3
第三关:
冷空气损伤呼吸系统
当冷空气来袭时,鼻黏膜受到刺激,抵抗外界病菌侵袭的能力降低,同时病原菌更易侵入人体的鼻部甚至下呼吸道,容易诱发流感、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不同的呼吸系统疾病有不同症状,不过也有相似的地方,比如: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咳痰等症状。
1两招护好呼吸系统
①打疫苗:无论是流感疫苗还是肺炎球菌疫苗,对于老年人来说非常有必要。疫苗可以减少老年人患病的几率,即使患病了也能减少患重症的几率。
②强大肺脏——养肺锻炼操
俗话说“动静结合天天练,不用吃药不花钱,捶胸顿足度百年,长吁短叹疗肺疾。”之前节目给大家带来了一动一静两组养肺锻炼操,就连呼吸也能帮助养肺,每天在家练一练,提高“肺能力”~
点击下方短视频查看养肺锻炼操↓↓↓4
第四关:
不良饮食习惯诱发消化道疾病
冬季是消化道疾病的高发季节。一方面是由于胃喜暖恶寒,受冷空气刺激,胃肠道免疫屏障功能下降;另一方面,很多人喜欢吃一些油腻、滋补的食物,再加上年末各种聚会,饮酒过量,加重了脾胃及肝脏的负担,易导致消化道出血、肠胃炎、胰腺炎等。
特别是消化道出血,通常发病急、出血量大,甚至有时伴有失血性休克,严重者危及生命。
因此冬季饮食也要节制,切忌暴饮暴食和不规律进食,并常喝温水,吃温热的食物。
1冬季保胃锦囊
①小米羊肉粥,调补气血、暖脾胃
组成:羊肉克、胡萝卜少许、小米克、白胡椒粉少许。
制作方法:羊肉切丁与胡萝卜同炖,去膻味,然后取出胡萝卜,放小米熬粥,最后加入煮好的胡萝卜和白胡椒粉食用。
小米是很好的养胃、补气血食材,胡萝卜属于温补的食物;羊肉是血肉有情之品,能温补气血;白胡椒味辛温,可以开胃去膻,增进食欲。
冬天来一碗小米羊肉粥,可以调补气血、暖脾胃,适合脾胃偏虚,体质偏瘦弱的人食用。
②调理脾胃消食操
把手搓热,先用掌根揉动中脘穴;然后掌根滑到天枢穴揉按;最后双手掌根叠在一起,覆盖在肚脐上按揉。每次按揉都是顺时针揉按10~30次。
(我是大医生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