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胆源性胰腺炎 > 康复案例

攻克胰腺炎,他把病人救活温州医学院附属

温州名人·周蒙滔

周蒙滔,男,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学历,医学、管理学双博士学位,硕士生导师,温医院研究生科科长、肝胆胰外科副主任。现任《中华肝胆外科杂志》通讯编委,《肝胆胰外科杂志》特约编委,温州市外科专业委员会秘书。现为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浙江省医学重点学科的胰腺疾病研究方向负责人。

年毕业于浙江大学临床医学本科;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外科学硕士研究生,获医学硕士学位;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外科学博士研究生,获医学博士、管理学博士。

年破格晋升副主任医师,年晋升教授,年晋升主任医师。年入选温州市“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年入选温州市“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年入选浙江省“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

年,荣获温州市首届青年科技奖、温州医学院教坛新秀。

在医生的眼中,重症胰腺炎是“致命”的疾病。发病前,患者往往身体强壮,突然发病后,短时间内就会死亡,因此有着“生命杀手”之称。周蒙滔的研究,以降低病死率和感染率为主攻目标,运用转化医学理念,通过二十年的努力,将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死率从20%下降至4.6%,继发细菌感染率从40%下降至5%,患者治疗期间的住院时间从平均40多天缩短至20余天,医疗费用降低一半甚至更多,数以万计的病人由此受益。

这项关于“救命”的科研创新课题,囊括了包括中华医学科技奖、浙江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在内的数项大奖。

攻克胰腺炎,把病人救活

胰腺炎,作为一种炎症疾病,却有着“致命”的危险。发病的高峰年龄集中在50多岁,从发病到死亡,往往就在短短几天。这样的悲剧,让还在读研的周蒙滔萌发了一些想法,他立志要扼住这个“杀手”的“咽喉”,把病人从死神手中拉回来。

年,周蒙滔从文献中偶然发现,有一种给药途径叫做区域动脉灌注技术。他突然意识到,这种方式或许可以突破血胰屏障,提高胰腺组织内的药物浓度。

受此启发,周蒙滔开启了胰腺炎救治研究。早期通过动物实验,证实了区域动脉灌注技术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年,来自中华医学会胰腺外科学组的一通电话,激发了周蒙滔在胰腺炎领域研究的更大热情。当年,他的一篇关于区域动脉灌注技术用药对于胰腺炎治疗的效果一文,获得征文比赛二等奖。在颁奖仪式上,周蒙滔感受到了极大激励,此后,连续在中华外科杂志上发表4篇论文。

年,他开展了第一例区域动脉灌注技术应用临床,也因此获得浙江省医学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从未停止科研,创新防治体系

围绕区域动脉灌注技术的一系列研究,让周蒙滔斩获了不少的奖项,其中就包括年温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但是,对周蒙滔来说,这些并不是他的目标。他很明确,要通过研究,降低重症胰腺疾病的病死率和感染率,让“生命杀手”真正被治愈。

年至年间,周蒙滔带领团队潜心钻研,攻克一个个关键难点,一步步建立起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综合防治体系。

十年里,周蒙滔每天几乎都只睡5、6个小时,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门诊、手术和科研上。读博期间,白天开展多台手术,晚上熬夜写论文,成了家常便饭。由他首创并命名的胆源性胰腺炎分型施治,都是在半夜写出来的。

年,周蒙滔带着《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难点关键技术的研究》项目,一举拿下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年,该项目又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周蒙滔告诉记者,下一步,如何把4.6%的病死率进一步降低,从胰腺炎到胰腺癌,自己还会继续和胰腺疾病作斗争。“一辈子,和胰腺干上了。”

视病人为亲人,收获众多感谢

在周蒙滔获得的奖项中,除了有科研的奖项,也有患者的“好口碑”。

项目参与者、医院医生孙洪伟说:“要把病人当自己的亲人来看待,是周蒙滔的口头禅。”不管科研和行政多忙,周蒙滔坚持做门诊、做手术,用手中的手术刀践行者医者的责任:治病救人。他总是把病人放在第一位,常常一日数次在病床旁,







































北京专科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ekmmq.com/kfal/72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