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胆源性胰腺炎 > 康复案例

广益推拿nbsp脐灸操作手册

潍坊广益推拿是潍坊地区最大的小儿推拿团队、最强的颈椎推拿专科

第一章脐灸简介

脐灸是祖国医学的瑰宝,源于古代,在历代的中医文献中有大量的散见记载,并在民间广泛流传,至今已有数干年的历史。实践证明,它具有简、便、验、廉、捷等特点,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清代外治大师吴师机曾盛赞脐灸疗法曰:“神奇变幻,上可以发泄造化五行之奥蕴,下亦扶危救急层见叠出而不穷。且治在外则无禁制,无窒碍,无牵掣,无沾滞。世有博通之医,当于此见其才。”。

脐灸疗法属中医外治法之一种,是以脐(即神阙穴)处为用药部位并加以艾灸,以激发经气,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调节人体阴阳与脏腑功能,从而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现在,中医外治疗法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和   、进餐不规律的人:进食时间没有规律,进食速度过快,暴饮暴食,喜欢较热较辣的食物。

  2、烟酒一族:吸烟和喝酒的人也很容易诱发胃溃疡。

  3、长期服药的人: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皮质类固醇、抗血小板药及降压药物。

  4、幽门螺杆菌感染、有消化道症状者。

5、有消化性溃疡家族史者,有胃癌家族史者。

调理方案:

脐灸调理:一号脐灸粉

调理周期:一周3-4次,每次5-7壮。7次一疗程。

辅助疗法:

拔罐:

取中脘、脾俞、胃俞、肝俞、至阳。每次0min,每周3次。

经络锤:

叩击背部督脉及膀胱经、2侧线(椎体旁开.5寸、3寸处);中脘、内关、足三里、胃俞、脾俞、背部阳性反应点(按压5~8胸椎两侧,部分人可出现酸痛、麻木的不同反应点为阳性反应点)。

耳穴压豆:

取胃、十二指肠、脾、肝、神门、交感。每次选用3-5穴,每周次。

三、十二指肠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是我国人群中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是消化性溃疡的常见类型。好发于气候变化较大的冬春两季。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与胃酸分泌异常、幽门螺杆菌感染、非甾体抗炎药、生活及饮食不规律、工作及外界压力、吸烟、饮酒以及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可为钝痛、灼痛、胀痛或剧痛,也可表现为仅在饥饿时隐痛不适。典型者表现为轻度或中度剑突下持续性疼痛,可被制酸剂或进食缓解。

临床上约有2/3的疼痛呈节律性:早餐后~3小时开始出现上腹痛,如不服药或进食则要持续至午餐后才缓解。食后2~4小时又痛,进餐后可缓解。约半数患者有午夜痛,患者常可痛醒。节律性疼痛大多持续几周,随着缓解数月,可反复发生。

调理方案:

脐灸调理:一号脐灸粉

调理周期:一周3-4次,每次5-7壮。7次一疗程。

辅助疗法:

拔罐:

取中脘、脾俞、胃俞、肝俞、至阳。每次0min,每周3次。

经络锤:

叩击背部督脉及膀胱经、2侧线(椎体旁开.5寸、3寸处);中脘、内关、足三里、胃俞、脾俞、背部阳性反应点(按压5~8胸椎两侧,部分人可出现酸痛、麻木的不同反应点为阳性反应点)。

耳穴压豆:

取胃、十二指肠、脾、肝、神门、交感。每次选用3-5穴,每周次。

四、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又称消化不良,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症状可持续或反复发作,病程超过一个月或在过去的十二月中累计超过十二周。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其临床表现,主要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

可单独或以一组症状出现一下情况:

.早饱是指进食后不久即有饱感,以致摄入食物明显减少。

2.上腹胀多发生于餐后,或呈持续性进餐后加重。

3.早饱和上腹胀常伴有嗳气(打嗝)。恶心、呕吐并不常见,往往发生在胃排空明显延迟的者,呕吐多为当餐胃内容物。

4.不少人同时伴有失眠、焦虑、抑郁、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症状。这些症状部分与“恐癌”心理有关。

5.在病程中症状也可发生变化,起病多缓慢,经年累月,持续性或反复发作,与饮食,精神等诱发因素有关。

调理方案:

脐灸调理:五号脐灸粉

调理周期:一周3-4次,每次5-7壮。7次一疗程。

辅助疗法:

拔罐:

取天枢、中脘、脾俞、胃俞、肝俞、至阳、灵台。每次0min,每周3次。

经络锤:

叩击背部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第一、第二侧线循行线;中脘、脾俞、胃俞、足三里、合谷、太冲、四缝。

耳穴压豆:

取胃、小肠、大肠、脾、肝、神门、皮质下。每次选用3-5穴,每周次。

五、慢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是由于胆道疾病或酒精中毒等因素导致的胰腺实质进行性损害。主要表现为腹痛、消瘦、营养不良、腹泻或脂肪痢,后期可出现腹部包块、黄疸和糖尿病等。

临床表现如下:

.腹痛

腹痛是主要临床症状。腹痛剧烈,起始于中上腹,也可偏重于右上腹或左上腹,放射至背部。累及全胰则呈腰带状向腰背部放射痛。饮酒诱发的胰腺炎常在醉酒后2~48小时期间发病,出现腹痛。胆源性胰腺炎常在饱餐之后出现腹痛。

2.恶心、呕吐常与腹痛伴发

呕吐剧烈而频繁。呕吐物为胃十二指肠内容,偶可伴咖啡样内容。

3.腹胀

早期为反射性肠麻痹,严重时可由腹膜后蜂窝织炎刺激所致。腹胀以上腹为主,腹腔积液时腹胀更明显,排便、排气停止,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4.其他

初期常呈中度发热,约38℃。合并胆管炎者可伴寒战、高热。胰腺坏死伴感染时,高热为主要症状之一。黄疸可见于胆源性胰腺炎,或者由于胆总管被水肿的胰头压迫所致。还可有精神症状,包括感觉迟钝、意识模糊、易怒、精神变态和昏迷。

调理方案:

脐灸调理:一号脐灸粉+五号脐灸粉

调理周期:一周3次,每次5-7壮,7次一疗程。

辅助疗法:

拔罐:

取天枢、中脘、脾俞、胃俞、肝俞、至阳、灵台。每次0min,每周3次。

经络锤:

叩击背部督脉及膀胱经、2侧线(椎体旁开.5寸、3寸处);中脘、内关、足三里、胃俞、脾俞、背部阳性反应点(按压5~8胸椎两侧,部分人可出现酸痛、麻木的不同反应点为阳性反应点)。

耳穴压豆:

取胃、小肠、大肠、脾、肝、神门、皮质下。每次选用3-5穴,每周次。

六、慢性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是由急性或亚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或长期存在的胆囊结石所致胆囊功能异常,约25%的患者存在细菌感染,其发病基础是胆囊管或胆总管梗阻。根据胆囊内是否存在结石,分为结石性胆囊炎与非结石性胆囊炎。非结石性胆囊炎是由细菌、病毒感染或胆盐与胰酶引起的慢性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无特异的症状和体征,临床表现有以下几种类型:

.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型:患者有胆囊炎病史,急性发作时与急性胆囊炎一致。

2.隐痛性胆囊炎:长期出现右上腹隐痛。

3.餐后上腹饱胀、嗳气。

调理方案:

脐灸调理:一号脐灸粉+五号脐灸粉

调理周期:一周3次,每次5-7壮,7次一疗程。

辅助疗法:

拔罐:

取天枢、中脘、脾俞、胃俞、肝俞、至阳、灵台。每次0min,每周3次。

经络锤:

叩击背部督脉及膀胱经、2侧线(椎体旁开.5寸、3寸处);中脘、内关、足三里、胃俞、脾俞、背部阳性反应点(按压5~8胸椎两侧,部分人可出现酸痛、麻木的不同反应点为阳性反应点)。

耳穴压豆:

取胃、小肠、大肠、脾、肝、神门、皮质下。每次选用3-5穴,每周次。

七、慢性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结肠和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局限于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病程漫长,常反复发作。本病见于任何年龄,但20~30岁最多见。

临床表现为长期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及消化不良等症,重者可有黏液便或水样便。腹泻程度轻重不一,轻者每日排便3~4次,或腹泻便秘交替出现;重者可每~2小时一次,甚至出现大便失禁。部分患者可有夜间腹泻和(或)餐后腹泻。直肠严重受累时,可出现里急后重感。粪质多呈糊状,混有大量黏液,常带脓血。

调理方案:

脐灸调理:一号脐灸粉+四号脐灸粉

调理周期:一周3次,两次使用一号脐灸粉,一次使用四号脐灸粉。9次一疗程。

辅助疗法:

拔罐:

取天枢、大肠俞、脾俞、胃俞、肾俞。每次0min,每周3次。

经络锤:

叩击背部督脉及膀胱经、2侧线(椎体旁开.5寸、3寸处);中脘、内关、足三里、胃俞、脾俞、背部阳性反应点(按压5~8胸椎两侧,部分人可出现酸痛、麻木的不同反应点为阳性反应点)。

耳穴压豆:

取小肠、大肠、腹、胃、脾、神门。每次选用3-5穴,每周次。

八、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组持续或间歇发作,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或)大便性状改变为临床表现的疾病。典型症状为与排便异常相关的腹痛、腹胀,根据主要症状分为:腹泻主导型;便秘主导型;腹泻便秘交替型。精神、饮食、寒冷等因素可诱使症状复发或加重。

临床表现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症状

根据主要症状分为:腹泻主导型;便秘主导型;腹泻便秘交替型。

.腹痛为主要症状,伴有大便次数或形状的异常,腹痛多于排便后缓解,部分人易在进食后出现,腹痛可发生于腹部任何部位,局限性或弥漫性,疼痛性质多样。

2.腹泻。续性或间歇性腹泻,粪量少,呈糊状,含大量黏液;禁食72小时后症状消失;夜间不出现,有别于器质性疾患;部分患者可因进食诱发;患者可有腹泻与便秘交替现象。

3.便秘。排便困难,大便干结,量少,可带较多黏液,便秘可间断或与腹泻相交替,常伴排便不尽感。

4.腹胀。白天较重,尤其在午后,夜间睡眠后减轻。

近半数患者有胃灼热、恶心、呕吐等上胃肠道症状,背痛、头痛、心悸、尿频、尿急、性功能障碍等表现;部分病人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精神异常表现,如焦虑、抑郁、紧张等。

调理方案:

脐灸调理:一号脐灸粉

调理周期:一周3-5次,每次5-7壮。7次一疗程。

辅助疗法:

拔罐:

取天枢、大肠俞、脾俞、胃俞、肾俞。每次0min,每周3次。

经络锤:

叩击背部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第一、第二侧线循行线;中脘、脾俞、胃俞、足三里、合谷、太冲、四缝。

耳穴压豆:

取小肠、大肠、腹、胃、脾、神门。每次选用3-5穴,每周次。

九、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又称泌尿系统感染,是尿路上皮对细菌侵入导致的炎症反应,通常伴随有菌尿和脓尿。尿路感染常多发于女性,尤其多发于性生活活跃期及绝经后女性。

临床表现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发病突然,女性患者发病多与性活动有关。

2.主要表现是膀胱刺激征,即尿频、尿急、尿痛,膀胱区或会阴部不适及尿道烧灼感。尿频程度不一,严重者可出现急迫性尿失禁。

3.尿混浊、尿液中有白细胞,常见终末血尿,有时为全程血尿,甚至见血块排出。

4.一般无明显的全身感染症状,体温正常或有低热。

5.患侧或双侧腰痛,患侧脊肋角有明显的压痛或叩击痛等。

调理方案:

脐灸调理:二号脐灸粉

调理周期:一周2次,每次5-7壮,7次一疗程。

辅助疗法:

拔罐:

取脾俞、肾俞、大肠俞、膀胱俞。每次0min,每周3次。

经络锤:

叩击腹部任脉、冲脉、带脉和胃经、腰骶部膀胱经,代秩边、气海、中极、三阴交。肝郁气滞加太冲、阳陵泉:肝肾亏损加关元、肝俞、肾俞。

耳穴压豆:

取膀胱、肾、交感、肾上腺。每次选用2-4穴,每周次。

十、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增生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疾病之一,随全球人口老年化发病日渐增多。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率随年龄递增。城镇发病率高于乡村,而且种族差异也影响增生程度。前列腺增生的早期由于代偿,症状不典型,随着下尿路梗阻加重,症状逐渐明显,临床症状包括储尿期症状,排尿期症状以及排尿后症状。由于病程进展缓慢,难以确定起病时间。

.储尿期症状

()尿频、夜尿增多为早期症状,先为夜尿次数增加,但每次尿量不多。若伴有膀胱结石或感染,则尿频愈加明显,且伴有尿痛。

(2)尿急、尿失禁下尿路梗阻时,50%~80%的患者有尿急或急迫性尿失禁。

2.排尿期症状

排尿困难。随着腺体增大,机械性梗阻加重,排尿困难加重。由于尿道阻力增加,患者排尿起始延缓,排尿时间延长,射程不远,尿线细而无力。小便分叉,有排尿不尽感觉。如梗阻进一步加重,患者必须增加腹压以帮助排尿。呼吸使腹压增减,出现尿流中断及淋漓。

3.排尿后症状

尿不尽、残余尿增多。部分人平时残余尿不多,但在受凉、饮酒、憋尿,服用药物或有其他原因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时,可突然发生急性尿潴留,尿潴留的症状可时好时坏。

调理方案:

脐灸调理:二号脐灸粉+四号脐灸粉

调理周期:一周2-4次二号、四号脐灸粉交替使用。7次一疗程。

辅助疗法:

拔罐:

取脾俞、肾俞、大肠俞、膀胱俞。每次0min,每周3次。

经络锤:

叩击腹部任脉、肝经、脾经、胃经、肾经;脾经、肝经、肾经、胃经膝关节以下段扣3-5遍,五腧穴0下;八髎穴、中极穴、关元穴、三阴交、期门穴、日月。肝经穴位重点扣刺。

耳穴压豆:

取膀胱、肾、交感、肾上腺。每次选用2-4穴,每周次。

十一、男性不育症

男性不育症指夫妇同居未采取避孕措施两年以上,而无生育者。女方检查正常,男方检查异常。中医学称本病为“无嗣”,认为与先天之本肾,后天之本脾及任脉、冲脉的元气精血不足有关。西医把男性不育分为性功能障碍和性功能正常两类,后者依据精液分析结果可进一步分为无精子症、少精子症、弱精子症、精子无力症和精子数正常性不育。

调理方案:

脐灸调理:二号脐灸粉+四号脐灸粉

调理周期:一周2次,每次5-7壮。9次一疗程。

辅助疗法:

拔罐:

取脾俞、胃俞、肝俞、肾俞。每次0min,每周次。

经络锤:

背部督脉、夹脊穴、膀胱经背段,腹部任脉、肝经、脾经、胃经、肾经。脾经、肝经、肾经、胃经膝关节以下段扣3-5遍,五腧穴0下。八髎穴、中极穴、关元穴、三阴交、期门穴、日月。肝经穴位重点扣刺。

耳穴压豆:

取肾、外生殖器、内生殖器、内分泌。每次选用2-4穴,每周次。

十二、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

月经失调也称月经不调,是妇科常见疾病,表现为月经周期或出血量的异常,可伴月经前、经期时的腹痛及全身症状。病因可能是器质性病变或是功能失常。以月经周期紊乱和子宫出血数量及性质改变为特征,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月经稀发。周期≥40天的不规则性子宫出血,常伴月经过少。

2.月经频发。周期≤2天的不规则性子宫出血,常伴月经过多。

3.月经过多。系指经量过多和/或伴经期延长之有规律周期性子宫出血。

4.月经不规则。指月经周期不规则,而经量不多者。

5.不规则性月经过多。指月经周期不规则并伴经量过多,经期延长者。

6.月经过少。指月经周期规律,仅经量减少者。

7.月经中期出血。指两次正常规律月经之间少量子宫出血,常伴排卵和排卵痛。

调理方案:

脐灸调理:三号脐灸粉

调理周期:隔一日一次,经期停止。

辅助疗法:

拔罐:

取膈俞、肝俞、脾俞、肾俞。每次0min,每周次。

经络锤:

沿带脉、督脉、夹脊穴、膀胱经背段沿带脉循行线;腹部肝经、脾经、胃经、肾经;脾经、肝经五腧穴每个穴位扣刺0-5下;肝经、脾经经膝关节以下段扣刺3-8遍。三阴交、地机穴、阴陵泉、太溪、肾俞穴、脾俞、肝俞各0下。

耳穴压豆:

取内生殖器、皮质下、内分泌、肝、脾、肾。每次选用2-4穴,每周次。

十三、闭经

闭经是指从未有过月经或月经周期已建立后又停止的现象。年过8岁尚未来经者称原发闭经,月经已来潮又停止6个月或3个周期者称继发闭经。闭经的原因有功能性及器质性两种。以功能性闭经较为多见。

调理方案:

脐灸调理:三号脐灸粉

调理周期:一周3-4次,每次5-7壮。一个月为一个调理周期。

辅助疗法:

拔罐:

取膈俞、肝俞、脾俞、肾俞。每次0min,每周次。

经络锤:

沿带脉、督脉、夹脊穴、膀胱经背段沿带脉循行线;腹部肝经、脾经、胃经、肾经;脾经、肝经五腧穴每个穴位扣刺0-5下;肝经、脾经经膝关节以下段扣刺3-8遍。三阴交、地机穴、阴陵泉、太溪、肾俞穴、脾俞、肝俞各0下。

耳穴压豆:

取内生殖器、皮质下、内分泌、肝、脾、肾。每次选用2-4穴,每周次。

十四、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也是人体中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又称为纤维肌瘤、子宫纤维瘤。多数患者无症状,仅在盆腔检查或超声检查时偶被发现。如有症状则与肌瘤生长部位、速度、有无变性及有无并发症关系密切,而与肌瘤大小、数目多少关系相对较小。

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有:

.子宫出血

子宫出血为子宫肌瘤最主要的症状,出现于半数以上的患者。其中以周期性出血为多,可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周期缩短。亦可表现为不具有月经周期性的不规则阴道流血。

2.腹部包块及压迫症状

肌瘤逐渐生长,常能在腹部摸到包块,清晨膀胱充盈时更为明显。包块呈实性,可活动,无压痛。肌瘤长到一定大小时可引起周围器官压迫症状,子宫前壁肌瘤贴近膀胱者可产生尿频、尿急,子宫后壁肌瘤可压迫直肠,引起大便不畅、排便后不适感。

3.疼痛

一般情况下子宫肌瘤不引起疼痛,但不少人可有下腹坠胀感、腰背酸痛。当肌瘤发生蒂扭转或子宫肌瘤发生红色变性时可产生急性腹痛,肌瘤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子宫腺肌症者亦不少见,可引发痛经。

4.白带增多

子宫腔增大,子宫内膜腺体增多,加之盆腔充血,可使白带增加。子宫或宫颈的黏膜下肌瘤发生溃疡、感染、坏死时,则产生血性或脓性白带。

5.不孕与流产

有些子宫肌瘤患者伴不孕或易发生流产,对受孕及妊娠结局的影响可能与肌瘤的生长部位、大小及数目有关。肌瘤患者自然流产率高于正常人群,其比约4∶。

6.贫血

由于长期月经过多或不规则阴道流血可引起失血性贫血。

7.其他

极少数子宫肌瘤患者可产生红细胞增多症,低血糖,一般认为与肿瘤产生异位激素有关。

调理方案:

脐灸调理:三号脐灸粉

调理周期:隔一日一次,每次5-7壮。月经期停止。

辅助疗法:

拔罐:

取膈俞、肝俞、脾俞、肾俞。每次0min,每周次。

经络锤:

沿带脉、督脉、夹脊穴、膀胱经背段沿带脉循行线;腹部肝经、脾经、胃经、肾经;脾经、肝经五腧穴每个穴位扣刺0-5下;肝经、脾经经膝关节以下段扣刺3-8遍。三阴交、地机穴、阴陵泉、太溪、肾俞穴、脾俞、肝俞各0下。

耳穴压豆:

取内生殖器、皮质下、内分泌、肝、脾、肾。每次选用2-4穴,每周次。

十五、卵巢囊肿

卵巢囊肿属广义上的卵巢肿瘤的一种,各种年龄均可患病,但以20~50岁最多见。卵巢肿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肿瘤,有各种不同的性质和形态,即:一侧性或双侧性、囊性或实性、良性或恶性,其中以囊性多见,有一定的恶性比例。

中等大以下的腹内包块,如无并发症或恶变,其最大特点为可动性,往往能自盆腔推移至腹腔。恶性或炎症情况,肿物活动受限。包块一般无触痛,但如有感染等并发症,则不仅包块本身有压痛,甚至出现腹膜刺激症状、腹水等。

调理方案:

脐灸调理:三号脐灸粉

调理周期:隔一日一次,每次5-7壮。月经期停止。

辅助疗法:

拔罐:

取膈俞、肝俞、脾俞、肾俞。每次0min,每周次。

经络锤:

沿带脉、督脉、夹脊穴、膀胱经背段沿带脉循行线;腹部肝经、脾经、胃经、肾经;脾经、肝经五腧穴每个穴位扣刺0-5下;肝经、脾经经膝关节以下段扣刺3-8遍。三阴交、地机穴、阴陵泉、太溪、肾俞穴、脾俞、肝俞各0下。

耳穴压豆:

取内生殖器、皮质下、内分泌、肝、脾、肾。每次选用2-4穴,每周次。

十六、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以稀发排卵或无排卵、高雄激素或胰岛素抵抗、多囊卵巢为特征的内分泌紊乱的症候群。症状表现包括月经稀发或闭经、慢性无排卵、不孕、多毛及痤疮等。因持续无排卵,严重情况下会使子宫内膜过度增生,增加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临床表现如下:

.月经异常:月经稀少、闭经,少数可表现为功能性子宫出血。多发生在青春期,为初潮后不规则月经。

2.多毛:较常见,发生率可达69%。由于雄激素升高,可见上唇、下颌、胸、背、小腹正中部、大腿上部两侧及肛周的毳毛增粗、增多,但多毛的程度与雄激素水平不成比例。同时可伴痤疮、面部皮脂分泌过多、声音低粗、阴蒂肥大、出现喉结等男性化征象。

3.不孕:由于长期不排卵,患者多合并不孕症,有时可有偶发性排卵或流产,发生率可达74%。

4.肥胖:体重超过20%以上,体重指数≥25者占30%~60%。肥胖多集中于上身,腰/臀比例0.85。多自青春期开始,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加重。

5.黑棘皮症:阴唇、颈背部、腋下、乳房下和腹股沟等处皮肤褶皱部位出现灰褐色色素沉着,呈对称性,皮肤增厚,质地柔软。

调理方案:

脐灸调理:三号脐灸粉

调理周期:隔一日一次,每次5-7壮。月经期停止。

辅助疗法:

拔罐:

取膈俞、肝俞、脾俞、肾俞。每次0min,每周次。

经络锤:

沿带脉、督脉、夹脊穴、膀胱经背段沿带脉循行线;腹部肝经、脾经、胃经、肾经;脾经、肝经五腧穴每个穴位扣刺0-5下;肝经、脾经经膝关节以下段扣刺3-8遍。三阴交、地机穴、阴陵泉、太溪、肾俞穴、脾俞、肝俞各0下。

耳穴压豆:

取内生殖器、皮质下、内分泌、肝、脾、肾。每次选用2-4穴,每周次。

十七、痛经

痛经为最常见的妇科症状之一,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者。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占痛经90%以上;继发性痛经指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痛经。

痛经的发生常与饮食生冷、情志不畅、起居不慎等因素有关。本病病位在胞宫,与冲、任二脉及肝、肾关系密切。

临床表现如下:

.原发性痛经在青春期多见,常在初潮后~2年内发病。

2.疼痛多自月经来潮后开始,最早出现在经前2小时,以行经第日疼痛最剧烈,持续2~3日后缓解。疼痛常呈痉挛性,位于下腹部耻骨上,可放射至腰骶部和大腿内侧。

3.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面色发白、出冷汗。

4.妇科检查无异常发现。

调理方案:

脐灸调理:三号脐灸粉

调理周期:月经前3-5天开始每天一次脐灸。月经结束后巩固2-3次,下一个月经周期前再进行脐灸,连续调理3~5个月经周期。

辅助疗法:

拔罐:

取膈俞、肝俞、脾俞、肾俞。每次0min,每周次。

经络锤:

叩击腹部任脉、冲脉、带脉和胃经、腰骶部膀胱经,代秩边、气海、中极、三阴交。肝郁气滞加太冲、阳陵泉:肝肾亏损加关元、肝俞、肾俞。

耳穴压豆:

取内生殖器、皮质下、内分泌、肝、肾、神门。每次选用3-5穴,每周次。

十八、更年期综合征

围绝经期综合征又称更年期综合征,指妇女绝经前后出现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以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症候群。

围绝经期综合征中最典型的症状是潮热、潮红。多发生于45~55岁,大多数妇女可出现轻重不等的症状,有人在绝经过渡期症状已开始出现,持续到绝经后2~3年,少数人可持续到绝经后5~0年症状才有所减轻或消失。

临床表现如下:

.月经改变

月经周期改变是围绝经期出现最早的临床症状,、

()月经周期延长,经量减少,最后绝经。

(2)月经周期不规则,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甚至大出血或出血淋漓不断,然后逐渐减少而停止。

2.血管舒缩症状

临床表现为潮热、出汗,是血管舒缩功能不稳定的表现,是围绝经期综合征最突出的特征性症状。潮热起自前胸,涌向头颈部,然后波及全身,少数妇女仅局限在头、颈和乳房。在潮红的区域患者感到灼热,皮肤发红,紧接着爆发性出汗。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不等,发作频率每天数次至30~50次。夜间或应激状态易促发。此种血管功能不稳定可历时年,有时长达5年或更长。

调理方案:

脐灸调理:三号脐灸粉+四号脐灸粉

调理周期:一周3次,三号、四号脐灸粉交替使用。

辅助疗法:

拔罐:

取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肾俞。每次0min,每周次。

经络锤:

沿带脉、督脉、夹脊穴、膀胱经背段沿带脉循行线;腹部肝经、脾经、胃经、肾经;脾经、肝经五腧穴每个穴位扣刺0-5下;肝经、脾经经膝关节以下段扣刺3-8遍。三阴交、地机穴、阴陵泉、太溪、肾俞穴、脾俞、肝俞各0下。

耳穴压豆:

取皮质下、内分泌、内生殖器、肾、神门、交感。每次选用3-5穴,每周次。

十九、不孕症

不孕的医学定义为两年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性生活正常而没有成功妊娠。根据这种严格的定义,不孕是一种常见的问题,大约影响到至少0%~5%的育龄夫妇。不孕症的发生常与先天禀赋不足、房事不节、反复流产、情志失调、饮食所伤等因素有关。本病病位在胞宫,与冲、任二脉及脾、肝、肾关系密切。本病病机是肾气不足,冲任气血失调。

调理方案:

脐灸调理:二号脐灸粉+四号脐灸粉

调理周期:一周3-4次,二号、四号脐灸粉交替使用。

辅助疗法:

拔罐:

取脾俞、胃俞、肝俞、肾俞。每次0min,每周次。

经络锤:

沿带脉、督脉、夹脊穴、膀胱经背段沿带脉循行线;腹部肝经、脾经、胃经、肾经;脾经、肝经五腧穴每个穴位扣刺0-5下;肝经、脾经经膝关节以下段扣刺3-8遍。三阴交、地机穴、阴陵泉、太溪、肾俞穴、脾俞、肝俞各0下。

耳穴压豆:

取内分泌、内生殖器、肾皮质下。每次选用2-4穴,每周次。

二十、小儿脾胃虚弱

小儿脾胃主要表现有,孩子消瘦或过胖,脸色发青或黄,易流口水或口水过多,舌苔白厚或黄厚,口唇干或裂,易出现湿疹,厌食或饮食过多,腹部胀大或腹胀有气,排气多或放屁有味,腹泻(包括大便次数多,大便质地不好如蛋花样便或便水或水便分离),便秘(包括大便干如球状、大便几天一次、大便头干后正常、排便困难,多为有热,也有单纯脾虚的),尿床频繁或小便偏多,腹痛,脾气暴躁,食欲不佳等。若不及时作出改善,会导致营养不良,发育障碍,体质日虚。

调理方案:

脐灸调理:五号脐灸粉

调理周期:一周2次,每次3-5壮。

辅助疗法:

经络锤:

叩击部位:背部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第一、第二侧线循行线;中脘、牌俞、胃俞、足三里、合谷、太冲、四缝。

耳穴压豆:

取脾、胃、大肠、小肠、心、肝。每次选用2-4穴,每周次。

二十一、小儿腹泻

小儿腹泻,是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疾病。主要特点为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可伴有发热、呕吐、腹痛等症状及不同程度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病原可由病毒、细菌(、寄生虫、真菌等引起。肠道外感染、滥用抗生素所致的肠道菌群紊乱、过敏、喂养不当及气候因素也可致病。

关于小儿腹泻症状的病机,中医文献中记载颇多。《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湿胜则濡泻。”《巢氏病源小儿杂病诸候》谓:“小儿肠胃嫩弱,因解脱逢风冷,乳哺不消而变吐利也。”关于小儿腹泻症状发生的原因,一般大致可以分为外感邪气、饮食所伤、脾胃虚弱、乳母影响、失治误治等。

调理方案:

脐灸调理:六号脐灸粉

调理周期:一周3次,每次3-5壮。

辅助疗法:

经络锤:

叩击部位:背部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第一、第二侧线循行线;中脘、牌俞、胃俞、足三里、合谷、太冲、四缝。

耳穴压豆:

取小肠、大肠、腹、胃、脾、神门。每次选用3-5穴,每周次。

二十二、过敏体质

过敏体质一般是将容易发生过敏反应和过敏性疾病而又找不到发病原因的人,称之为“过敏体质”。具有“过敏体质”的人可发生各种不同的过敏反应及过敏性疾病,如有的患湿疹、荨麻疹、有的患过敏性哮喘,有的则对某些药物特别敏感,可发生药物性皮炎,甚至剥脱性皮炎。

过敏体质的人要尽量少吃加工或精制的食物,尽可能少吃糖类,避免高油、高热量。少吃凉性食物,以免刺激诱发过敏。

调理方案:

脐灸调理:七号脐灸粉

调理周期:一周2-3次,每次5-7壮。儿童应适量减少次数和脐灸时间。

辅助疗法:

拔罐:

取定喘、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肾俞。每次0min,每周次。

经络锤:

叩击背部督脉(背后正中线)、夹脊穴(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膀胱经背段(背后正中线旁开.5寸、背后正中线旁开3寸);任脉胸段,肋间隙(肺部投影);肺经五腧穴每个穴位扣刺0-5下,肺经肘关节以下段扣刺3-8遍。

耳穴压豆:

取肺、心、肝、肾、神门、交感、内分泌。每次选用2-4穴,每周次。

二十三、久咳

慢性咳嗽的定义目前认为咳嗽时间持续≥8周以上,X线胸片无明显肺疾病证据的咳嗽称为慢性咳嗽,咳嗽往往是患者惟一就诊症状。慢性咳嗽是呼吸系统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

中医认为肺气不清,失于宣肃,上逆作声而引起咳嗽为其证候特征。咳嗽、咯痰是本证的主要症状。由于病因和机体反应性的不同,则出现相应的症状和特征。

脏腑功能失于调节,影响及肺。它脏及肺的咳嗽,可因情志刺激,肝失条达,气郁化火,气火循经上逆犯肺;或由饮食不当,嗜食烟酒、辛辣助火之品,熏灼肺胃,灼津生痰;过食肥甘厚味,致使牌失健运,痰浊内生,上干于肺,阻塞气道,均可使肺气上逆而作咳。因肺脏自病者,常由肺系多种疾病迁延不愈,肺脏虚弱,阴伤气耗,肺主气的功能失常,以致肃降无权,而上逆作咳。

调理方案:

脐灸调理:八号脐灸粉

调理周期:一周2-3次,每次5-7壮。儿童应适量减少次数和脐灸时间。

辅助疗法:

拔罐:

取定喘、肺俞、肝俞、脾俞、肾俞。每次0min,每周次。

经络锤:

叩击背部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膀胱经第一、第二侧线;手太阴肺经上肢循行线;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膝以下循行线;肺俞、定喘、膻中、中脘、气海、足三里。

耳穴压豆:

取咽喉、肺、心、肝、肾、神门、交感。每次选用2-4穴,每周次。

二十四、失眠

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各种原因引起人睡困难、睡眠深度或频度过短、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等问题,是一种常见病。

临床大多为:入睡困难;不能熟睡,睡眠时间减少;早醒、醒后无法再入睡;频频从噩梦中惊醒,自感整夜都在做噩梦;睡过之后精力没有恢复;发病时间可长可短,短者数天可好转,长者持续数日难以恢复;容易被惊醒,有的对声音敏感,有的对灯光敏感;很多失眠的人喜欢胡思乱想;长时间的失眠会导致神经衰弱和抑郁症,而神经衰弱患者的病症又会加重失眠。

调理方案:

脐灸调理:四号脐灸粉

调理周期:一周3-5次,每次5-7壮。

辅助疗法:

拔罐:

取肩井、心俞、肝俞、脾俞、肾俞、膻中。每次0min,每周3次。

经络锤:

取坐位,经络锤圆针头中度手法叩击头部督脉、膀胱经、胆经循行线2~3遍,沿经脉进行刮摩5遍。同样手法叩击背部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第一、第二侧线2~3遍,沿经脉刮摩5遍。手厥阴心包经肘以下循行线2~3遍。重点点揉百会、风池、四神聪、三阴交、照海、申脉穴,叩至潮红为度。

耳穴压豆:

取心、肝、神门、交感、内分泌。每次选用3-5穴,每周次。

二十五、原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是指成人在安静状态未服药情况下,动脉收缩压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长期控制不良的高血压,可造成心、脑、肾、血管、视网膜等重要靶器官的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以及脂肪和糖代谢的紊乱。按病因分类,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前者指迄今为止原因尚未阐明的高血压,约占高血压的90~95%;后者指由某些确定的原因引起的血压升高,占高血压的5%~0%。

中医认为本病归属于“眩晕”、“风眩”、“头痛。当出现心、肾、脑等并发症时,则分别诊断为中医的“胸痹”、“真心痛”、“中风”、“关格”、“水肿”等病证的范畴。

调理方案:

脐灸调理:四号脐灸粉+五号脐灸粉

调理周期:一周-3次,每次5-7壮。

辅助疗法:

拔罐:

取风池、心俞、肝俞、胆俞、肾俞。每次0min,每周3次。

经络锤:

叩击头部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循行线;背部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第一、第二侧线。重点叩刺肩井、曲池、足三里、内关穴,潮红为度。

耳穴压豆:

取心、肝、胆、脑点、神门、交感。每次选用3-5穴,每周次。

二十六、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是指乳腺组织的良性增生。以周期性加重的乳房胀痛和多发性乳房肿块为主要临床特点。中医学的“乳癖”、“乳疬”、“乳核”等可参照此病调理。本病多发生于25~45岁女性,末哺乳或绝经迟的妇女为本病的高发人群。

主要症状为:

.乳房疼痛

一侧或两侧乳房胀痛,刺痛或隐痛不适,疼痛严重不可触摸、行走。疼痛以乳房肿块为主,可向腋窝、胸胁、肩背、上肢放射。也有的表现为乳头疼痛或瘙痒,疼痛随着情绪与月经周期变化而波动,常于月经前或生气时,郁闷时加重,月经来潮后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

2.乳房肿块

乳房肿块可发生于一侧或双侧乳房,好发于乳房的外上侧,也可见于其他位置。乳房肿块可于经前期增大变硬,经后稍见缩小变软。肿块的质地中等或质硬不坚,表面光滑或颗粒状,推之活动,大多伴有压痛。肿块的大小不一,一般直径在~2cm,大者可超过3~4cm。

调理方案:

脐灸调理:三号脐灸粉

调理周期:一周3-5次,每次5-7壮。月经期停止。

辅助疗法:

拔罐:

取肩井、天宗、膈俞、肝俞、脾俞、肾俞。每次0min,每周3次。

经络锤:

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膝以下循行线,手厥阴心包经肘以下循行线;任脉循行线从下至膻中,重点点揉膻中、三阴交、太冲、天宗、肩井、阿足穴。

耳穴压豆:

取乳腺、肝、胆、内分泌、神门、子宫。每次选用3-5穴,每周次。

二十七、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呼吸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与呼吸道高反应性相关,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临床表现如下:

.部分患者有过敏史或季节性发作史。

2.突然发病,呼气性呼吸困难伴喘咳声。

3.双肺弥漫性哮鸣音,有感染者可闻湿性哕音。

4.哮喘严重发作持续24小时或以上,经一般治疗不缓解者,称哮喘持续状态。

调理方案:

脐灸调理:七号脐灸粉

调理周期:一周-3次,每次5-7壮。儿童应适量减少次数和脐灸时间。

辅助疗法:

拔罐:

取大椎、定喘、肺俞、身柱、天突、膻中。每次0min,每周3次。

经络锤:

叩击背部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第一、第二侧线;手太阴肺经上肢循行线;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膝以下循行线;肺俞、定喘、膻中、中脘、气海、足三里穴。

耳穴压豆:

咽、支气管、心、肺、肝、大肠。每次选用3-5穴,每周次。

二十八、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其中2型糖尿病原名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导致2型糖尿病的主要诱因包括肥胖、体力活动过少和应激。应激包括紧张、劳累、精神刺激、外伤、手术、分娩、其他重大疾病,以及使用升高血糖的激素等。由于上述诱因,患者的胰岛素分泌能力及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逐渐降低,血糖升高,导致糖尿病。

调理方案:

脐灸调理:四号脐灸粉+五号脐灸粉

调理周期:一周3-5次,每次5-7壮。7次一疗程。

辅助疗法:

拔罐:

取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肾俞。每次0min,每周3次。

经络锤:

叩击背部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第一、第二侧线;手太阴肺经上肢循行线;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膝以下循行线;肺俞、胰俞、脾俞、胃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穴。

耳穴压豆:

内分泌、心、脾、胃、肝、神门、交感。每次选用3-5穴,每周次。

二十九、亚健康

亚健康即指非病非健康状态,是界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最典型的表现为疲劳,而与疲劳相伴的则是心理及生理的双重不适,如精神不佳、情绪低落、反应迟钝、失眠多梦或嗜睡困倦、注意力不集中、健忘、烦躁、焦虑、易惊、肩背痠痛、关节肌肉痠痛、头晕头重、胸闷、乏力倦怠、食欲不振、心悸、自汗等,以及由之引发的一系列社会表现。

调理方案:

脐灸调理:四号脐灸粉

调理周期:一周2次,每次7壮。

辅助疗法:

拔罐:

取心俞、肺俞、膈俞、肝俞、脾俞、肾俞。每次0min,每周3次。

经络锤:

叩击背部督肪、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第二侧线。

耳穴压豆:

内分泌、脑点、肝、脾、胃、神门、交感。每次选用3-5穴,每周次。

三十、阳痿

阳萎又称勃起功能障碍(国际上简称ED),是指在有性欲要求时,阴茎不能勃起或勃起不坚,或者虽然有勃起且有一定程度的硬度,但不能保持性交的足够时间,因而妨碍性交或不能完成性交。

阳萎的主要症状有:

.阴茎不能完全勃起或勃起不坚,以至于不能圆满进行正常的性生活。

2.年轻人由于与性伙伴情感交流不充分或性行为习惯不统一,出现焦虑和急躁并伴有阳萎。

3.偶有发生阳萎,在下一次性生活时完全正常,可能是一时紧张或劳累所致,不属于病态。

4.阳萎虽然频繁发生,但于清晨或自慰时阴茎可以勃起并可维持一段时间,多是由心理因素引起。

5.阳萎持续存在并不断进展,多为器质性病变所引起。

调理方案:

脐灸调理:二号脐灸粉

调理周期:一周3-5次,每次6-9壮。

辅助疗法:

拔罐:

取脾俞、胃俞、肝俞、肾俞。每次0min,每周次。

耳穴压豆:

取肝、肾、外生殖器、内生殖器、内分泌。每次选用2-4穴,每周次。

广益推拿提醒您:年2月份张敏老师将全程亲自授课,讲授脐灸专业知识,如果您是广益推拿的会员,抓紧时间报名吧!价格惊喜!

报名秦飞

潍坊广益推拿ID:wfgytn(←长按复制)

------------------------------------------------

广益小儿推拿







































鐧界櫆椋庡嵄瀹?
鍖椾含涓鐧界櫆椋庡尰闄?


转载请注明:http://www.ekmmq.com/kfal/24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