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雯等网络新生代与网络社会心态代际更
郑雯,博士,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副院长
[摘要]网络新生代正在推动中国的价值观代际更替。作为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并行互构进程中最为特殊的关键群体,“90后”“00后”在网络化生存、高压化生存和全球化生存状态中,表现出更强的个人主义和反权威性,以超强的网络行动力建构社会支持系统,并主动追求精神价值目标的满足。网络新生代在社会议题、社会情绪、社会价值观方面深刻影响了网络社会心态的变迁,其背后,是这一群体独特的精神需求与网络表达特性。国家、社会要针对网络新生代的生命发展周期与压力提升现状,推进更丰富、更多元、更具新生代政治审美特点的精神文化产品建设,同时充分信任和理解这一代人,激发新生代的政治地位感,增强新生代的政治话语权,通过合适的方式提供更加充分的表达平台和参与空间,增强其政治成就感;在传播内容、传播平台和传播渠道建设等多重维度上同步年轻化,这是主流意识形态能否有效引导网络新生代的核心问题。
[关键词]网络新生代;网络社会心态;网络议题;价值观代际更替;网络表达
互联网技术和网民表达与互动的交互作用,共同构造了新型的网络社会[1-4],在与现实世界的相互嵌入、相互耦合中形成一体化的复杂巨系统[5-6],给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领域带来了深刻变革[7-8],也对民众的社会心态产生了重大影响[9]。网络社会构成了社会心态赖以形成、表达、演进的重要环境,网络社会心态受网络场域的塑造[10],体现为具有网络社会独特逻辑与特征的集体认知[11];与此同时,网络社会心态亦反过来塑造着网络生态和现实社会的变迁,尤其是近年来,伴随新媒体的盛行,进一步扩大了社会心态的变动性,使社会心态更趋复杂,“甚至改变了中国人社会心态的形成机制和表现形态”[12]。因此,网络社会心态研究天然地具有线上线下并存互构的逻辑起点,以及历史的、动态的、演进的研究视角。
现有研究主要从社会转型的宏观角度和群体分异的微观角度推动网络社会心态变迁研究。社会转型视角认为,网络社会心态植根于特定的中国时代场景,特别是对于网络社会心态涌现与演进的动力机制而言,无论是对现实逻辑、传播结构,还是网络生态的考察,都离不开基于中国社会现实的关照和解读。相关研究
编辑/肖 彬、郑 航
初审/吴 瑾
终审/谢素军、何思敏
点一下阅读原文下载当期《青年探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