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DRGDIP下病案首页填写规范的
导读:
一、主要诊断选择依据?
卫健委印发的《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填写质量规范(暂行)》[]24号文件是目前针对首页填写的唯一官方文件依据。
首先要明确医保方面文件仅适用于医疗保障基金结算清单,而清单与首页是两码事,其目的作用不同、设计思路不同,填报说明不同,完成部门不同,主管单位不同,上报平台不同,焦主任也一直在强调清单不是首页,清单源于首页,清单有别于首页,两者标准不一,类别不一,归属不一。
首页并非结算依据,医疗保障基金结算清单才是结算依据,并且清单的完成部门一定是在医保机构,医疗机构负责填报。
其中卫健委《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填写质量规范(暂行)》主要诊断选择总则是“原则上应选择本次住院对患者健康危害最大、消耗医疗资源最多、住院时间最长的疾病诊断”。
医保局《医疗保障基金结算清单填写规范(试行)》主要诊断总则是“消耗医疗资源最多,对患者健康危害最大,影响住院时间最长的疾病诊断”。
从两份文件来看,卫健委更强调医疗安全,医保局更强调医疗消耗,在DRG/DIP付费的大趋势下,若出院诊断中没有一个诊断能完美符合三最总则时,面对两者差异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笔者认为,对于未实行DRG/DIP医院,出于医疗安全的角度考虑,应该侧重选择对患者健康危害最大的作为主要诊断,对于实行DRG/DIP医院,医院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可以在落实上侧重选择消耗医疗资源最多的作为主要诊断。
不管是临床医生还是编码员都需要掌握主要诊断的填写原则,以及其他诊断和手术操作的填写原则,因为无论DRG还是DIP本质上都只是一个校验首页编码准确性而合理存在的工具,其建立基础为ICD分类规则,所以一定要严格按照诊断填写原则以及编码规则进行填报,医院拿到最大经济效益,同时又能经得住检查,最大限度的规避编码套高套低风险。
还有一些案例,因为错误填写造成低风险死亡率增加,医院质量指标。这就可能是因为临床医生传统书写习惯造成的入低风险死亡病组,而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多低风险死亡。
在纠正临床医生主要诊断选择逻辑时,临床或许会认为是因为DRG或者DIP的实行在颠覆了诊断思维,其实并不然,主要诊断选择的原则一直在,包括临床诊断学第九版也在悄然发生改变,只是一直没有按规范填写,以至于认为以往习惯性的填写是正确的。
二、首页诊断应该填写临床诊断还是分类诊断?
笔者认为应该也只能填写标准的临床医学名词术语才是理想的模式,其中更为理想先进的方法是将本院临床科室常用诊断名称与ICD编码进行映射,医生填写时可以自动匹配到正确编码。
其一,ICD是国际分类诊断,不是疾病命名标准,也不是医学术语标准,不等同临床诊断,也无法替代临床诊断,追根溯源IND是ICD的基础,即疾病命名是疾病分类的基础,换言之没有临床诊断也就没有疾病编码,又何来编码所对应的分类名称?所以不可本末倒置的用诊断去靠编码,而是编码来靠诊断,对临床诊疗过程尽可能的做到真实客观的还原。
其二,首页作为病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医疗文书服务于医疗,需要用专业准确的临床用语表达患者诊疗信息,才能更好的为临床诊疗服务,理应使用标准的临床医学诊断术语。而ICD分类诊断属于统计学名称,为统计服务。
其三,首页的主管部门是卫健委,应该按照卫健委要求填写统一规范的医学名词术语,当然对于统一而言我们还任重道远,但至少要先保证诊断填写的规范性。
其四,目前不可否认的一点,由于各方因素编码员尚且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编码准确率,更何况不了解字典库名称对应ICD代码所表达含义的临床医生,如果要求临床医生完全参照代码库中的名称填写,必定会影响临床医生对诊疗信息的准确表达,造成诊断失真甚至不符临床的情况,最后医生名称选择错误直接导致编码错误,编码错误直接影响到DRG/DIP分组的准确性。
据笔者了解,医院走的都是双首页模式,即临床医生在HIS系统内录入临床诊断,通过院内临床诊断和编码的匹配工作,或者编码员定期到临床科室进行培训来提高临床医生的编码准确率,编码员在病案系统录入,再进行一些顺序的调整或者编码的细化以及分类诊断的对应。医院直接限制临床医生在ICD字典库内选择诊断填写,总体来说还是弊大于利,不仅不适应临床,还会直接影响到病案质量,个人比较不倾向不支持这种模式,临床医生是病案首页的主要填报人,位于首页填报的第一关,一定要保证首页填写的准确性。
有一段时期,医院应该经历过医保科开完会议回来,要求病案首页必须要按代码库内名称去录入的情况,这也是受到最初医保培训图不够严谨,以及一一对应的错误引导。其实这样是非常不合理的,比如一些手术编码只能编到“病损切除”,这样就不能清楚地表达出具体的部位术式入路等。并且上传时传的只是编码,中途还有一个国临版到医保版的编码映射过程,外加首页并非结算依据,结算清单才是付费的依据,清单属于从首页借鉴信息。而我们的首页是多方用途之源,除了结算清单,还要为绩效考核、卫生统计、病种管理、医院分级以及应对各方检查等提供数据,所以一定要综合考量保证首页的填写质量,质量就是第一生产力,就是经得住检查扛把子,医院之间拼的也一定是质量。统一规范的诊断名称可参照国家卫健委印发的常用临床医学名词(版)进行填写。
以上文件内的临床医学名词术语查找,推荐一个实用小程序"临床DRG",内附一个医学名词查询功能,经卫健委独家授权,已经将文件内的标准名词导入在内,并且做了编码匹配,可以提高查找效率。
好消息:由于疫情的不确定性,为了满足全国各地医疗单位、广大医务工作者迫切需要了解学习DRGs/DIP知识,医院解决DRGs/DIP医院实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难题,《医改界》医疗保障研究中心、医院管理发展研究院联合推出于年4月23日、24日正式上线,欢迎各级相关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医药企业和医务人员积极报名参会。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