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胆源性胰腺炎 > 治疗策略

常用常规检查指标及异常的临床意义

1血液常规检查

1.1红细胞计数:(RBC)

正常参考值:成年男性(4.0-5.0)*/L

成年女性(3.5-5.0)*/L

初生儿(6.0-7.0)*/L

异常临床意义:

增多: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代偿性红细胞增多症,如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肺脏疾病、脱水等;

减少:各种贫血、白血病,产后、手术后等大量失血情况。

1.2血红蛋白:(Hb)或称血色素

正常参考值:男-g/L

女-g/L

新生儿-g/L

异常临床意义:

增多: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某些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大量失水、严重烧伤、休克、高原病和大细胞高色素性贫血等;

减少:

血红蛋白减少比红细胞严重:缺铁性贫血,如溃疡病、胃肠肿瘤、钩虫病、妇女月经过多和痔疮出血等;

红细胞减少比血红蛋白严重:大细胞高色素贫血,如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的营养不良性贫血及慢性肝病所致贫血;

二者程度相同:见于大出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类风湿性关节炎及急慢性肾炎所致的贫血。

1.3白细胞计数:(WBC)

正常参考值:成人(4.0-10)*/L

儿童(5.0-10)*/L

新生儿(10-20)*/L

异常临床意义:

增多:

急性细菌感染,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化脓菌感染时;

严重的组织损伤或大量血细胞破坏,如术后12-36小时、急性心肌梗死1-2天内;

急性大出血,如脾破裂、宫外孕输卵管破裂后;

急性中毒:如发生安眠药、敌敌畏等化学药物中毒,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肾炎尿毒症等代谢性中毒;

肿瘤引起的白细胞数增多多呈持续性,最常见于粒细胞性白血病和各种恶性肿瘤的晚期。

减少:

某些感染,如一些伤寒、副伤寒沙门菌类的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时,如无并发症百细胞数均减少;病毒感染如患流感时亦减少;

某些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异常增生综合症等;

慢性物理、化学损伤,如X射线等电离辐射、长期应用氯霉素等;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脾功能亢进及各种原因所致脾肿大,如门脉性肝肿大等。

1.4白细胞分类计数:

正常参考值:百分比绝对值(*/L)

淋巴细胞(%LYM)20—.8—4.0

中值细胞百分比(%MON)3----.12—0.8

粒细胞百分比(%GRA)50—75.0

异常临床意义:

中性粒细胞增多见于急性感染,包括局部感染;中毒;急性出血(尤以严重内脏出血更明显)急性溶血和手术后;恶性肿瘤、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心肌梗死和血管堵塞等。减少常见于某些病毒感染(流感、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等)、某些格兰阴性杆菌感染(粟粒性肺结核等)及一药物(磺胺类、肿瘤化疗等)中毒与放射性损伤;再生障碍性贫血,过敏性休克,高度恶病质;脾功能亢进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提示患者抵抗力差。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过敏性疾病、某些皮肤病、寄生虫病,某些传染病、血液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淋巴瘤以及风湿性疾病、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减少多见于伤寒、副伤寒等急性传染病的早期,长期应用肾上腺素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网状细胞瘤、骨髓纤维化症、慢性溶血、脾切除后、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含碱)、肿瘤转移和铅、铋中毒等;减少在外周血中不易见到,故无临床意义。

淋巴细胞增多见于中性粒细胞减少所致的淋巴细胞增多。淋巴细胞绝对增多可见于某些传染病,如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结核病水痘、麻疹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肝炎等;许多传染病的恢复期和肾移植术后发生排斥反应时;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减少主要见于应用肾上腺激素、烷化剂等治疗以及长期接触放射性,见于传染病的急性期、细胞免疫缺陷病等。此外,各种中性粒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相对减少。

单核细胞增多见于某些细菌感染。如结核、伤寒、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某些寄生虫病,如黑热病等;单核细胞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许多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

1.5红细胞压积(HCT):

正常参考值:35—51%

异常临床意义:

其检测与红细胞计数的临床意义基本相同,用于诊断贫血并判断其严重程度,对红细胞增多症的诊断及疗效观察,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增多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血液浓缩以及各种原因所致的红细胞绝对值增高时,如大面积烧伤、反复呕吐、腹泻、多汗、多尿等导致的脱水、心肌梗死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减少见于各种贫血、白血症等癌症。

1.6红细胞三项平均值:

正常参考值:

手工法全自动血液分析仪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80—92fl84—fl

平均血红蛋白量(MCH):27—31pg27—34pg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g/L—g/L

异常临床意义:

用于贫血诊断和疗效观察,有助于分析贫血患者的红细胞形态特征,适用于贫血的形态学分类与鉴别诊断。

1.7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SD):80—97fl

1.8红细胞体积大小变异系数(RDW-CV)11.6—14.8%

异常临床意义:

RDW增大见于缺铁性贫血。特别是当(MCV)处于正常参考范围时,RDW增大是早期缺铁性贫血的特征。

缺铁性贫血和轻型地中海性贫血均可见MCV下降,但前者RDW增大,而后者RDW正常,有助于鉴别。

溶血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MCV和RDW均增大,而再生障碍性贫血MCV和RDW均无变化。

1.9红细胞沉降率(ESR):

正常参考值:男性0—15mm/h

女性0—20mm/h

异常临床意义:

生理性变化:ESR生理性增高可见于妇女月经期,妊娠3个月以上至产后1个月,以及老人。

病理性增快见于急性炎症疾病,如风湿热活动期、活动性结核病,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病毒性肝炎等;组织损伤,如大手术、创伤、急性心肌梗死等;以及恶性肿瘤,如多发性骨髓瘤,恶性淋巴瘤、白血病等,还有重度贫血,胶原病及重金属中毒等。

病理性减慢见于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肝脏疾病以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晚期。

1.10血小板计数(PLT):

正常参考值:—*/L

异常临床意义:

PLT增高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增高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急性大出血或急性溶血等。

PLT降低发生于造血功能障碍血小板生成减少,见于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等;以及血小板破坏、消耗过多,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输血后血小板减少症,进行体外大循环手术、中毒(如苯、砷等)、放射性损伤、使用抗癌药等。

2尿液常规检查

2.1尿液胆红素(BIL):

它是血红蛋白的降解产物,正常尿液中不含胆红素,尿中BIL的检出是显示肝细胞损伤和鉴别黄疸的重要指标,在判断预后上也有重要价值。

临床意义:

肝细胞性黄疸,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坏等;

阻塞性黄疸,如化脓性胆管炎、胆囊结石、胆道肿瘤、胰腺肿瘤、原发性肝癌等,尿BIL呈强阳性;

溶血性黄疸,如错误输血、药物中毒、严重感染等造成急性溶血所发生的黄疸,尿BIL呈阳性。

2.2尿胆原(URO):

它是结合胆红素在肠道经细菌的还原作用后生成的物质。URO少量进入血液循环,又经肾脏排入尿中,故正常人尿内含有少量尿胆原。尿胆原是无色的,在体外被氧化变为褐色的尿胆素,使尿液呈黄色或更深的颜色。

正常参考值:

阴性或弱阳性

临床意义:URO阳性见于:

黄疸性肝炎、溶血性黄疸、肝淤血、中毒性肝炎等;

肝细胞黄疸URO为阳性,溶血性黄疸URO呈强阳性,而阻塞性黄疸为阴性,故URO检测有助于不同类型黄疸的鉴别;

尿胆原阳性还见于顽固性便秘、肠梗阻、发热等。

2.3尿液酮体(KET):

它是脂肪代谢的中间产物,当各种原因导致体内脂肪代谢加速时,肝对脂肪酸氧化不全,酮体形成增加,引起血酮过多而出现酮血症,酮体在尿中出现统称为酮尿。

临床意义:KET阳性见于:

严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严重妊娠反应妊娠中毒;

急性胃肠炎伴严重脱水,婴幼儿急性发热、呕吐、腹泻;

中毒性休克、甲亢、长期禁食、过度饥饿等。

2.4尿蛋白(PRO):

正常人24小时的尿液中蛋白质(PRO)含量极微,一般定性方法检测不出。当人体肾小球通透性能亢进(如肾炎),或血浆中低分子蛋白质过多,这些蛋白质大量进入原尿,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便产生蛋白尿。此外,当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受损,重吸收能力降低或丧失时,也会产生蛋白尿。通过检测,若尿中持续含有蛋白质,则应视为病理现象。

异常临床意义:根据尿蛋白产生的机制可分为以下几类:

肾小球性蛋白尿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病综合症、肾肿瘤等;

肾小管性蛋白尿见于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肾小管性酸中毒、肾小管重金属盐(汞、铅、镉)及药物(庆大霉素、多粘菌素B等)损害等。

混合性蛋白尿(肾小球、肾小管同时受累)见于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病综合症、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等;

溢出性蛋白尿(肾脏正常,而血中有多量异常蛋白质)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出现的本-周蛋白尿、骨骼肌严重损伤及大面积心肌梗死时的肌红蛋白尿。

生理性蛋白尿是指剧烈运动后、发热、低温刺激、精神紧张等应激状态下,或妊娠等也会有轻度蛋白尿。

2.5尿液亚硝酸盐(NIT):

正常人尿液中含有来自食物或蛋白质正常代谢产生的硝酸盐。已知当尿液中有大肠杆菌、副大肠杆菌、变形杆菌、产气杆菌及绿脓杆菌等感染繁殖时,可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NIT)而被检出,即凡由这些细菌引起的泌尿系感染NIT呈阳性反应。

异常临床意义:

由大肠杆菌、副大肠杆菌、变形杆菌、产气杆菌及绿脓杆菌等感染引起的泌尿系感染,NIT呈阳性反应;

若由不动杆菌、球菌、霉菌或支原体感染,它们不能使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NIT)、或尿在膀胱中存留时间较短,或尿中缺乏硝酸盐,NIT检测呈阴性反应,但不能排除泌尿系感染;

亚硝酸盐导致的食物中毒患者其尿及呕吐物的NIT检测呈强阳性反应,这对急性食物中毒的鉴别诊断和救治都极有价值。

2.6尿液葡萄糖(GLU):

尿液中的糖类,主要是葡萄糖(GLU),正常情况下含量极微,用一般检测方法呈阴性反应。在血糖超过肾糖阈或肾糖阈降低时,便产生葡萄糖尿。

异常临床意义:根据尿糖出现的原因可分以下几类:

饮食性糖尿健康人短时间内过量进食糖类,妊娠末期或哺乳期可有一时性生理性糖尿。

暂时性糖尿如剧烈运动后、头部外伤、脑溢血、癫痫发作、各种中毒、皮质激素用量过多等。

持续性糖尿见于原发性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一些内分泌疾病,如嗜铬细胞瘤等。

血糖正常性糖尿又称肾性糖尿,常见于遗传性家族性糖尿、慢性肾炎等,患者空腹血糖及糖耐量实验均正常。

其它如脑肿瘤,感染,肝脏疾病,某些药物也可引起尿糖阳性。

2.7尿液酸碱度(PH):

正常尿液呈中性和弱酸性,尿液PH值改变可受疾病、用药和饮食的影响。

正常参考值:5.5—6.5

异常临床意义:

PH值降低见于代谢性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痛风及服用酸性药物后。

PH值增高见于膀胱炎、代谢性碱中毒及服用碱性药物后。

肾小管性酸中毒时,肾脏无力排酸,尿PH值可呈碱性。

尿PH值测定也可作为控制用药的一个指标。

2.8尿比重(SG):

尿比重(SG)指在4oC时尿液与同体积纯水的重量之比。其值大小取决于尿中溶解物的浓度,与固体总量成正比,常用来衡量肾脏浓缩稀释功能,亦即远端肾小管的功能。SG之高低与尿量多少有关,一般情况下,尿量越多,SG就越低。

正常参考值:成人晨尿比重1.—1.

成人随意尿比重1.—1.

异常临床意义:

SG增高见于急性肾炎、糖尿病、蛋白尿、高热、休克或脱水等。

SG降低见于慢性肾炎、胶原性疾病、尿崩症恶性高血压。

正常人在极度缺水的情况下,由于远端肾单位的调节功能,尿液被高度浓缩,尿比重可很高。

2.9尿液白细胞(LEU):

健康成人的尿液中可以有少数白细胞(LEU)。超过一定数量则为异常,白细胞尿中多为炎症感染时出现的中性粒细胞,已发生退行性改变,又称脓细胞。

异常临床意义:尿液LEU增多主要见于:

泌尿系感染,如急、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等;

前列腺炎;

女性白带混入尿液时,也可发现较多的LEU,故应留取中段尿送检。

3生化检验

3.1总胆固醇(TCHO):

正常参考值:两点终点法3.1-5.7mmol/L

异常临床意义:增高见于:

胆固醇大于6.2mmol/L为高胆固醇血症,是导致冠心病、心肌梗死、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

高胆固醇饮食、糖尿病、肾病综合症、甲状腺功能减退并发粘性水肿;

肝外阻塞性黄疸,如胆道结石、肝、胆、胰腺肿瘤等。

降低见于:

严重肝脏疾患,如重症肝炎,急性肝坏死、肝硬化等;

严重营养不良,严重贫血患者;

甲状腺功能亢进和肝内阻塞性黄疸;

急性感染,如急性胰腺炎等。

3.2甘油三酯(TG)

甘油三酯是血脂成分之一,广泛分布于体内各组织器官。血脂中的甘油三酯主要存在于低密度和极低密度脂蛋白中,其测定用于诊断高脂血症。人体脂肪组织可储存大量的甘油三酯,具有减震和保温作用,同时又可以作为能源,随时满足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体内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等类脂质,包括维生素A、D、E、K等都与甘油三酯代谢有关。血甘油三酯的含量可随膳食的改变而改变,并随年龄增长而上升,体重超过标准的中老年人往往偏高。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沉积的脂类中仅含有少量甘油三酯,但其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上却有明显的影响,直接关联到诱至心、脑血管栓塞性疾病的发生。其检测结果单位以毫摩尔/升(mmol/L)表示。

正常参考值:一点终点法0.56-1.70mmol/L

异常临床意义:增高见于:

动脉粥样硬化、肥胖症、高脂蛋白血症(1、4、5型);

严重糖尿病、痛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胰腺炎、迁延性肝炎、阻塞性黄疸、脂肪肝;

长期禁食或高脂饮食以及大量饮酒等;

妊娠和口服避孕药,以及更年期妇女采用雌激素替代疗法可致TG增高。

降低见于:

肝实质病变、暴发性肝炎时可降低;

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恶病质、原发性β脂蛋白缺乏症。

3.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HDL是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主要有肝脏合成,可将胆固醇从肝外组织转运到肝脏进行代谢,并以胆汁形式排出体外。在限制动脉壁胆固醇的积储速度和促进胆固醇的清除上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可靠的临床资料证明,HDL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呈负相关。即HDL降低是冠心病的先兆,并能促进动脉硬化的发展,需采取防治措施。其结果以mmol/L表示。

正常参考值:两点终点法0.91-2.28mmol/L

异常临床意义:降低见于:

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病、冠心病、高脂蛋白血症1和5型;

重症肝炎、肝硬化;

糖尿病、肾病综合症、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等;

吸烟、肥胖症、严重营养不良以及应急反应后。

增高一般认为无临床意义,与遗传有关,但未被证明对冠心病有保护作用。

3.4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LDL目前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致病因子,在维持胆固醇代谢平衡中与HDL的作用相反,HDL有移除组织细胞内胆固醇的作用,而LDL则把胆固醇带到组织中。LDL在血中水平越高,患冠心病的危险越大。LDL水平会随年龄老化而上升。检测单位与HDL相同。

正常参考值:两点终点法1.9-3.6mmol/L

建议控制水平3.36mmol/L

警惕水平3.36-4.14mmol/L

冠心病危险水平4.14mmol/L

异常临床意义:

LDL测定的意义同TC测定,但LDL的增高更能准确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度。

增高见于:

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等;

肝脏疾病;

糖尿病、神经性厌食及妊娠等。

降低见于:

营养不良、肠吸收不良;

慢性贫血、骨髓瘤;

严重肝脏疾病等。

3.5尿素氮(BUN)

血中尿素氮(BUN)主要经肾小球滤过而随尿排出.当肾实质受损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致使血中BUN浓度增加.因此BUN测定有助于观察肾小球滤过功能.血中BUN来源由肝脏合成,当严重肝功能不全时,其含量亦可减少.BUN的水平以摩尔/升(mmol/L)来表示。

正常参考值:连续监测法

成人3.2----7.1mmol/L

婴儿、儿童1.8----6.5mmol/L

异常临床意义:增高见于:

肾性增高见于急性肾炎、慢性肾炎、中毒性肾炎、严重肾盂肾炎、肾结核、肾血管硬化症、先天性多囊肾和肾肿瘤等引起的肾功能障碍。尤其是对尿毒症的诊断有特殊价值,其增高程度与病情严重性呈正比,有助于病情的估计。

肾前性增高见于脱水、失血/休克、严重心衰、肝肾综合征、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重度烧伤、严重感染、糖尿病酸中毒、上消化道出血等。

肾后性增高见于前列腺肥大、肿瘤压迫所致的尿道梗阻或双侧输尿管结石等。

降低偶见于急性肝萎缩、中毒性肝炎、类脂质肾病等。

3.6血清肌酐(CRE)

血中肌酐主要是骨骼肌的肌酸代谢最终产物,在体内是一种废物,由肾小球滤过而随尿排出,肾小管基本不重吸收。血液中肌酐的浓度取决于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如果发现血中肌酐升高,是表示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受损的指标之一。血清肌酐测定,对肾脏疾患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不受高蛋白饮食的影响,而且正常成年人尿中排出的肌酐量比较恒定。CRE的水平以微摩尔/升(μmol/L)

正常参考值

全血88.4---.8μmol/L

血清男性53----10μmol/L

女性44----97μmol/L

异常临床意义:血中CER增高见于:

原发性和继发性肾脏损害,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硬化,多囊肾、肾移植后排斥反应等,尤其是慢性肾炎者,肌酐含量越高,预后越差。

脱水、失血、休克和心力衰竭等。

剧烈体力活动、肢端肥大症和巨人症也可增高。

减少见于肌萎缩、严重肝病、白血病和肾功能不全。

3.7尿酸

尿酸(UA)是体内核酸中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由肾小球滤过,其中98%被肾小管重吸收和排泄.如发生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可致尿酸血中浓度升高,是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的指标.另外机体嘌呤代谢紊乱产生尿酸过多也可导致高尿酸血症.(UA)的水平以微摩尔/升(μmol/L)来表示。

正常参考值:酶法:

男性----μmol/L

女性----μmol/L

异常临床意义:UA升高见于:

急、慢性肾炎、肾结核肾盂肾炎、肾积水等;

氯仿、四氯化碳及铅中毒等;

痛风症;

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及其他恶性肿瘤。

UA降低见于:恶性贫血、范科尼综合症等。

3.8血清葡萄糖(GLU或BS)

血清葡萄糖就是人们常说的血糖,血糖(GLU)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它的来源是食物中的淀粉、肉内肌糖原、牛奶内的乳糖、蔗糖及麦芽糖等。经消化吸收而生成的葡萄糖,大部分储存于肝脏和肌肉内,小部分随血液输送到组织器官中氧化分解、供应生命活动的能量。在正常情况下,有胰岛素等激素的参与,糖的分解与合成代谢处于动态平衡,血糖保持稳定。临床通过监测空腹和餐后血糖值的异常来诊断疾病、掌握病情和进行治疗。其检测结果以毫摩尔/升(mmol/L)或毫克/分升(mg/dL)表示。

正常参考值:

邻甲苯胺法

成人3.9---6.2mmol/L或(70---mg/dL)

儿童3.3---3.5mmol/L或(60---mg/dL)

异常临床意义:血糖增高见于:

胰岛功能低下,胰岛素分泌不足的糖尿病;

导致血糖升高的激素分泌增多,如嗜铬细胞瘤、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库欣综合症)、腺垂体功能亢进(肢端肥大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巨人症、胰高血糖素瘤等;

中枢性疾病,如颅内压增高、颅内出血、重症脑炎、颅脑外伤等;

妊娠呕吐、脱水、全身麻醉、应用噻嗪类利尿剂等均可使血糖轻度增高;

餐后1-2小时和情绪紧张时。

血糖降低见于:

胰岛素分泌过多,如胰岛β细胞瘤;

降血糖药物用量过多;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如艾迪生病)、甲状腺功能减退;

长期营养不良、重症肝炎、肝癌、糖原累积病、酒精中毒等,也见于饥饿、妊娠、剧烈运动后。

3.9谷丙转氨酶(ALT)

血清中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旧俗称转氨酶,广泛存在于肝、肾、肺、脑、睾丸、肌肉等器官组织,以肝细胞内ALT活性最高,当肝脏发生炎症、坏死、中毒时,ALT即被损伤细胞漏出释放入血,故ALT是肝细胞受损最敏感的指标之一。其检测结果以单位/升(U/L)表示。

正常参考值:连续检测法:40U/L(30oC)

异常临床意义:

异常增高见于各型肝炎急性传染期、中毒性肝细胞坏死等;

中度增高见于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急性心肌梗死等;

轻度增高见于阻塞性黄疸及胆道炎症等;

大叶肺炎、心肌炎、心衰时的肝脏淤血,以及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等其它器官组织损伤也有不同程度的ALT升高。

3.10谷草转氨酶(AST)

血清们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主要存在于心肌、骨骼肌、肝脏组织,以及心肌细胞含量最多,肝脏次之,肝损害时此酶漏出入血,是诊断肝细胞实质损害的主要项目,其检测值高低多与病情轻重相平行。

正常参考值:连续检测法:

成人10——40U/L

婴儿25——95U/L

新生儿40——U/L

异常临床意义:

显著增高见于急性病毒性肝炎、酒精性或药物性肝损害、心脏等大手术后及急性心肌梗死,常发作后6-12小时升高,24-48小时达最高峰,3-5天降至正常。单纯心绞痛者AST正常。

中度增高见于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心肌炎等。

轻度增高见于胸膜炎、肾炎、肺炎、疟疾、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肌营养不良、急性胰腺炎等。

3.11AST/ALT比值的临床意义:

测定AST/ALT比值,对进一步估计肝细胞损害的严重程度有一定意义:

AST/ALT比值小于1.0常见于急性病毒性肝炎、酒精或药物中毒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

AST/ALT大于1.0多见于肝硬化、肝癌、重症肝炎、肝坏死;

原发性肝癌时AST/ALT常大于3。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北京白癜风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ekmmq.com/zlcl/61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