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丝剥茧揭穿ldquo慢性胰腺炎反复
一例“慢性胰腺炎反复急性发作”、多次行ERCP诊治的病人,隐藏的真相是——
病情简介:
患者,男性,76岁。年11月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中上腹持续性胀痛,放射至右腰部,伴有恶心,无呕吐,无畏寒、发热,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1.7*10^9/L,N78.9%;生化示ALT41U/L,AST50U/L,总胆红素25.1μmol/L,ALPU/L,r-GTU/L,AMYU/L;血清肿瘤标记物CA19-.9U/ml,CEA12.13ng/ml,AFP2.76ng/ml;上腹平扫CT(见图1)示急性胰腺炎,胆囊增大。MRCP示肝内、外胆管轻度扩张,胰腺体尾部胰管扩张,胆囊大(见图2)。
第一次ERCP
患者入院后考虑胆源性胰腺炎,遂于-11-18行ERCP,胆管造影示胆总管直径0.8cm,其内可见充盈缺损,遂行ERCP取石;行胰管造影提示胰颈部胰管狭窄,体、尾部胰管扩张,直径约5mm,胰管狭窄部予刷检,并置入1根7F*7cm单猪尾胰管塑料支架。刷检病理提示未见恶性细胞。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出院。
图1左图为-11-15所行上腹部平扫CT;中图为-11-17行ERCP时的胰管造影图;右图为-09-29患者行ERCP时的胰管造影图。橘色箭头所指处即为患者胰头部胰管狭窄段。
第二、三次ERCP
年2月和5月底患者因胰管支架堵塞2次入院行ERCP更换胰管支架,均为1根7F*7cm胰管支架。病程中出现消瘦、纳差、新发糖尿病。5月底住院期间多次查空腹血糖≥11.1mmol/L,血清肿瘤标志物示CA19-9升高至.3U/ml,CEA5.98ng/ml。上腹MRI(-05-31)示急性胰腺炎伴周围少量渗出;MRCP示主胰管扩张,宽处直径约5.5mm,大胆囊,胆总管直径约6mm,肝内外胆管未见扩张。行ERCP提示:胰头颈部胰管截断性狭窄伴体尾部扩张(见图2)。
图2左图为-11-09患者所行MRCP,所见肝内、外胆管轻度扩张,胆囊大,胰腺体尾部胰管扩张;右图为-05-31所行MRCP,所见主胰管扩张,宽处直径约5.5mm,大胆囊,胆总管直径约6mm,肝内外胆管未见扩张。橘色箭头所指处即为患者扩张胰管。
并发胃窦溃疡样病变
年5月,患者因自觉长期上腹隐痛不适,且CA19-9和CEA升高,住院期间行胃镜检查提示胃窦后壁见一片状浅表凹陷性IIc型病变,边界清晰,大小约2.0*2.5cm,对该病灶行ME-NBI检查,见不规则微血管及微腺管(见图3)。
图3患者年5月行胃镜检查示胃窦后壁见一片状浅表凹陷性IIc型病变,以上分别为白光下(左上)、靛胭脂染色后(右上)、NBI(左下)及NBI+放大图像(右下)。
第四次ERCP
年7月初患者再次因“腹痛、发热”入我院。此次肿瘤指标示,血清CA19-.8U/ml,CA.8U/ml,CEA4.01ng/ml;胰腺增强CT提示胰管扩张梗阻、胰腺炎征象;胰颈、体部边缘多个囊状低密度影,包裹性积液可能(见图4)。EUS提示胰头部实质回声减低,形体肿大,体尾部胰管扩张,于胰腺体部见一囊性占位,大小约3.5*3cm,内部回声不均(见图4)。在EUS引导下行FNA,抽吸出大量脓性液体及组织条,测胰液CA19-U/ml,CEA.28ng/ml,淀粉酶U/L;组织条病理提示少量柱状上皮细胞轻度不典型改变。行ERCP检查示胰头颈部胰管截断性狭窄伴体尾部扩张,慢性胰腺炎可能,本次ERCP中再次更换一根7F*7cm单猪尾胰管塑料支架(见图4)。
图4A图为患者年7月胰腺增强CT影像,橘色箭头指向胰颈、体部边缘多个囊状低密度影,蓝色箭头指向体尾部扩张的胰管;B图为胰腺EUS图像,橘色箭头指向胰腺体尾部囊性占位;C图为ERCP胰管造影图,橘色箭头指向体尾部扩张胰管。
根据以上患者的病史以及辅助检查,大家考虑该患者的主要诊断单单是“慢性胰腺炎反复急性发作”吗?给大家一个思考的空间,答案下回揭晓…….
(未完待续)
宛新建,医学博士、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南部)、临床实训中心主任。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内镜质控及管理委员会委员,上海内镜医师协会副会长,上海消化内镜学会委员,上海消化内镜学会ERCP学组副组长,上海食管胃静脉曲张治疗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消化内镜质控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消化内镜杂志》通讯编委。曾赴日本九州大学病院、美国Emory医院医院进修消化内镜技术。长期从事消化系疾病的介入诊疗工作,在胃肠道肿瘤内镜下早期诊治、胰胆系疾病的内镜下介入诊疗等方面具有较深的造诣。年均完成各种内镜下介入手术余例,主要包括内镜下胃肠粘膜及粘膜下病变的剥离切除术(EMR、ESD、ESE等)、内镜下逆行胰胆管手术(ERCP)、良恶性消化道狭窄的扩张及支架术、内镜下食管下括约肌切开术(POEM)等等。近年来开展多项内镜下诊疗新技术,医院空白,部分达国内领先水平。曾承担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已发表科研论著50余篇,主编及参编专著近10部,获取6项授权专利,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周慧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曾至美国密歇根大学健康卫生系统消化科完成2年博士后研究工作。目前为上海医学会消化系病专科分会动力学组成员。从事临床主攻方向为消化道早癌内镜下诊治、超声内镜检查、功能性胃肠病、炎症性肠病,科研方向为肠道微生态相关疾病、早期胃癌的分子诊断。目前主持及完成2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黄超,医学博士,医院内科基地住院医生。
编辑:夏幼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