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胆源性胰腺炎 > 诊断方法

健康教育这6个血脂问题,你一定要知道

冠心病与脑中风是对我国居民生命健康危害最大的疾病,这些本质上都属于血管疾病。积极筛查并干预血脂异常对于维护血管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1、什么是血脂?

血脂是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TG)和类脂的总称。医院所提供的化验单中,血脂检验项目主要包括胆固醇和TG两组参数。总胆固醇(TC)又被分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其中LDL-C与冠心病、卒中等动脉粥样硬化型心血管疾病(ASCVD)关系最密切,建议检验血脂时一定要包括此指标。

2、血脂异常有什么危害?

无论是胆固醇还是TG,都是健康人体内所存在的成分,对于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必不可少。但如果TC、LDL-C、TG过高或HDL-C过低,可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被称为血脂异常。上述各项参数中,最需重视的是LDL-C,该指标越高,发生ASCVD的危险越大。此外,TG严重增高(≥5.6mmol/L)时会增加急性胰腺炎的风险,后者也是一种很严重的疾病。

3、哪些人需要检查血脂?

(1)已罹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血管病或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患者;

(2)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肥胖者、吸烟者;

(3)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卒中或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家族史者,尤其是直系亲属中有早发病或早病死者,家族中有高脂血症者;

(4)有黄色瘤或黄疣的人;

(5)45岁以上的男性和绝经后的女性;

(6)头晕、头痛、失眠、胸闷气短、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健忘、体形偏胖、四肢沉重或肢体麻木等人;

(7)其他健康成年人最好每年检验一次,至少每隔3~5年检查一次血脂。

4、如何进行生活方式干预?

应对患者常规进行心血管危险分层,评估ASCVD风险并进行生活方式治疗指导。若经生活方式干预后患者胆固醇水平不能达到目标值以下,或患者不能坚持有效生活方式干预,应启动降胆固醇药物治疗。生活方式治疗应包括以下内容:

(1)控制饮食中胆固醇的摄入。饮食中胆固醇摄入量mg/d,饱和脂肪酸摄入量不超过总热量的10%,反式脂肪酸不超过总热量的1%。增加蔬菜、水果、粗纤维食物、富含n-3脂肪酸的鱼类的摄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6g/d。限制饮酒(酒精摄入量男性25g/d,女性15g/d);

(2)增加体力运动。每日坚持30~60min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每周至少5d。需要减重者还应继续增加每周运动时间;

(3)维持理想体重。通过控制饮食总热量摄入以及增加运动量,将体质量指数维持在25kg/m2。超重/肥胖者减重的初步目标为体重较基线降低5%~10%;

(4)控制其他危险因素。对于吸烟的患者,戒烟有助于降低心血管危险水平。

一些轻度或低危的血脂异常患者,经有效生活方式干预可将其血脂参数控制在理想范围。即便必须应用药物治疗者,积极有效的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善也有助于减少用药剂量。同时,强化生活方式干预不仅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还可对血压、血糖以及整体心血管健康状况产生有益的影响,有效降低ASCVD的发病风险。改善生活方式应作为血脂异常管理以及预防ASCVD的基本策略。

5、血脂异常需要长期治疗吗?

坚持非药物治疗是纠正血脂异常的重要措施。即使开始用药治疗后仍应继续进行饮食控制和积极运动,不能因为药物治疗就放松生活方式干预。多数患者、特别是已经发生ASCVD和(或)糖尿病者均需要长期用药。不能因为一段时间治疗后胆固醇降低到了目标值以下就自行停药或减小用药剂量,否则会明显增加发生心肌梗死或卒中等ASCVD的风险。

6、治疗过程中需经常复查血脂指标吗?

生活方式干预后3~6个月,应复查血脂水平,若LDL-C等血脂参数达标则即继续治疗,但仍须每6个月至1年复查1次。如LDL-C持续达到目标值以下,每年复查1次即可。药物治疗开始后4~8周复查血脂及肝功能。若无特殊情况,逐步改为每6~12个月复查1次。如开始治疗3~6个月复查LDL-C仍未达到目标值,则调整剂量或药物种类,或联合药物治疗,再经4~8周后复查。达到目标值后延长为每6~12个月复查1次。

拥抱健康生活|







































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庢渶濂界殑鍖婚櫌鍦ㄥ摢閲?
鐧界櫆椋庡彲浠ユ不鎰?


转载请注明:http://www.ekmmq.com/zdff/79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