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胆源性胰腺炎 > 饮食健康

第三章第十九节急性胰腺炎病人的护理13

一、A1

1、19-急性胰腺炎患者,为减轻疼痛,可协助其采取的卧位是

A、去枕平卧

B、俯卧

C、屈膝侧卧

D、头低脚高

E、半坐卧位

2、19-急性胰腺炎患者禁用的药物是

A、阿托品

B、-2

C、哌替啶

D、吗啡

E、施他宁

3、19-急性胰腺炎,首先升高的是

A、血淀粉酶

B、尿淀粉酶

C、血脂肪酶

D、血糖

E、血钙

4、19-急性胰腺炎的首发症状是

A、恶心

B、发热

C、腹痛

D、休克

E、呕吐

5、19-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化脓性感染

B、MODS

C、胰腺脓肿

D、胰腺组织纤维化

E、休克

6、19-下面关于急性胰腺炎胰酶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血清淀粉酶在发病后6~12h开始升高,48h下降

B、血清淀粉酶高于温氏单位有诊断意义

C、尿淀粉酶在发病12~14h开始升高,持续1~2周

D、淀粉酶越高,病变越重

E、尿淀粉酶高于索氏单位有诊断意义

7、19-在急性胰腺炎的非手术治疗中错误的是

A、禁食和胃肠减压

B、应用抗胆碱药物抑制胃酸分泌,减少胰腺外分泌

C、给予吗啡止痛

D、应用抗生素

E、抗休克治疗

8、19-急性胰腺炎时血清淀粉酶常超过

A、U

B、U

C、U

D、U

E、U

二、A2

1、19-患者男性,41岁,在ERCP检查后出现腹部持续性疼痛,血清淀粉酶检查超过正常值,应考虑

A、急性胆管炎

B、急性胃炎

C、急性肠炎

D、急性胰腺炎

E、急性胆管梗阻

2、19-患者女性,43岁,中午饱餐后出现上腹部绞痛,同时向腰背部呈带状放射,已持续6小时。怀疑为急性胰腺炎,此时最具诊断意义的实验室检查为

A、白细胞计数

B、血清淀粉酶测定

C、尿液淀粉酶测定

D、血清脂肪酶测定

E、血清谷丙转氨酶

3、19-患者女性,56岁,有胆石症病史15年。上腹部剧痛4小时,呕吐3次,呕吐物中有胆汁。急诊入院,查血白细胞2×/L,中性粒细胞0.8,怀疑为急性胰腺炎。护士应严密观察的项目不包括

A、生命体征

B、神志变化

C、24小时出入量

D、血、尿淀粉酶

E、大便隐血试验

4、19-患者男性,36岁。既往有胆结石,今日午餐后突然出现中上腹痛,阵发性加剧,频繁呕吐,呕吐物含胆汁,呕吐后腹痛未减轻,化验血淀粉酶为2U/L。初步诊断为

A、急性胃炎

B、急性胰腺炎

C、急性胆囊炎

D、消化性溃疡伴幽门梗阻

E、急性肠炎

5、19-患者女性,56岁。有胆石症病史10年。上腹部剧痛4小时,呕吐3次,呕吐物中有胆汁。急诊入院,查血白细胞2×/L,中性粒细胞0.8。疑为急性胰腺炎,饮食应给予

A、禁食

B、半流食

C、易消化、富含纤维素饮食

D、生、冷食物

E、流食

6、19-患者男性,47岁。因急腹痛2天,诊断为急性胰腺炎。血淀粉酶2U/L,血钙1.6mmol/L,主要症状表现为

A、上腹部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剧痛,反射至左肩部

B、上腹胀痛伴呕吐、腹泻

C、间歇性心窝部剧痛伴嗳气

D、上腹中间或稍偏左疼痛伴脂肪泻

E、进食后上腹胀痛伴反酸、暖气

7、19-男性,35岁,饱餐酗酒后2小时,上腹部持续性剧痛并向左肩、腰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12小时后来院急诊。目前最有助于诊断的检查是

A、血常规

B、腹腔穿刺

C、血、尿淀粉酶

D、胸、腹部平片

E、腹部B超检查

8、19-患者,男,28岁,8小时前暴饮暴食后出现上腹部绞痛,向肩背部放射,医院急诊,拟诊“急性胰腺炎”。此时最具诊断意义的实验室检查为

A、血清淀粉酶测定

B、尿淀粉酶测定

C、血钙测定

D、血清脂肪酶测定

E、血糖测定

三、A3/A4

1、19-患者男性,56岁,中午饮酒后突然出现上腹中部剧烈刀割样疼痛,向腰背部呈带状放射,继而呕出胆汁,伴高热。急诊入院体检:急性痛苦面容,全腹疼痛,腹肌紧张。

1、根据现有资料,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溃疡穿孔

B、上消化道出血

C、急性胆囊炎

D、急性胰腺炎

E、原发性肝癌

2、为进一步确诊,首选的检查是

A、急诊内镜检查

B、B超检查

C、血清淀粉酶测定

D、CT检查

E、X线腹部平片

2、19-患者男性,36岁,饱食后突感上腹部剧痛,迅即扩展至全腹,伴恶心、呕吐,呕吐后腹痛无减轻,发病2小时后来院急诊。体检:痛苦貌,血压85/50mmHg,P次/分钟,全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肠鸣音消失,白细胞16×/L,中性粒细胞比例0.90,既往身体健康,无消化性溃疡史、有胆石症病史。

1、考虑最可能为

A、急性胰腺炎

B、急性胆管炎

C、急性阑尾炎

D、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E、急性肠梗阻

2、为协助明确诊断,首选的检查为

A、静脉胆道造影

B、腹部CT检查

C、血、尿淀粉酶

D、腹腔穿刺

E、腹部B超

3、该患者导致上述疾病的主要诱因为

A、急性外伤

B、不洁饮食

C、暴饮暴食和胆石症

D、胆石症

E、大量酗酒

4、若诊断明确,最先采取的措施是

A、禁食、胃肠减压、抗休克同时完善各项术前准备

B、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C、积极抗休克治疗,暂不宜手术

D、积极抗感染治疗

E、解痉镇痛治疗

5、该患者目前主要的护理诊断不正确

A、体液过多

B、体液不足

C、急性疼痛

D、个人应对无效

E、焦虑、恐惧

3、19-赵先生,40岁,于饱餐、饮酒后突然发生中上腹持久剧烈疼痛,伴有反复恶心,呕吐出胆汁。体检:上腹部压痛,腹壁轻度紧张。测血清淀粉酶明显增高。

1、对赵先生的首选处理措施是

A、禁食、胃肠减压

B、适当补钾、补钙

C、外科手术准备

D、屈膝侧卧位

E、应用抗生素

2、若考虑为水肿型胰腺炎不应有的表现是

A、腹痛

B、腹胀

C、休克

D、呕吐

E、发热

3、经治疗后,腹痛、呕吐基本缓解,赵先生的饮食宜

A、高脂、高糖

B、高脂、低糖

C、低脂、高糖

D、低脂、低蛋白

E、低脂、高纤维素

4、急性胰腺炎患者禁食、胃肠减压的主要目的是

A、防止感染扩散

B、减少胃酸分泌

C、减少胰液分泌

D、避免胃扩张

E、减轻腹痛

5、最能提示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化验结果是

A、低血磷

B、低血糖

C、低血钙

D、血清淀粉酶显著增高

E、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6、在我国,引起急性胰腺炎的最常见病因为

A、大量饮酒和暴饮暴食

B、手术创伤

C、胆道疾病

D、流行性腮腺炎

E、高钙血症

7、以下哪项提示急性胰腺炎预后不良

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低钾血症

D、低钙血症

E、低镁血症

答案部分

一、A1

1、

C

教材描述:急性胰腺炎发作时应绝对卧床休息,协助病人取弯腰、屈膝侧卧位,以减轻疼痛。

2、

D

吗啡可以引起Oddi扩约肌痉挛,导致胆、胰液排泄不畅,加重疼痛。此题选D.吗啡

3、

A

急性胰腺炎时,因胰液渗漏于组织间隙,故血和尿淀粉酶活性均增高,一般于发病后6~12h血清(胰)淀粉酶即开始增高,48h下降,持续3~5天,血清(胰)淀粉酶超过正常值3倍可确诊为本病。尿淀粉酶增高稍迟于血淀粉酶,一般于发病后12~14h开始升高,48达高峰,持续5~7天,下降缓慢。

4、

C

急性胰腺炎的腹痛是本病的主要表现和首发症状。突然发作,疼痛性质不一,可为钝痛、绞痛、钻痛或刀割样痛。疼痛剧烈而持续,可有阵发性加剧。腹痛常位于中上腹,常向腰背部呈带状放射。当发生腹膜炎时,疼痛可波及全腹。进食后疼痛加重,且不易被解痉剂缓解。暴饮暴食或饮酒是诱发因素。起病后常出现频繁恶心、呕吐,可吐出胆汁。

5、

E

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休克。由于胰腺发生大片坏死,病人烦躁不安、皮肤苍白、湿冷,少数病人可在起病数小时突然出现,甚至发生猝死。这与胰蛋白酶激活各种血管活性物质如缓激肽致使血管扩张、并发消化道出血、血容量不足有关。

6、

D

淀粉酶升高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并不一致,有时胰腺细胞广泛破坏,血清淀粉酶值正常或低于正常。

7、

C

急性胰腺炎病人不可应用吗啡止痛,以免导致Oddi括约肌痉挛,加重病情。

8、

D

急性胰腺炎时血清淀粉酶常超过U,对确诊该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A2

1、

D

ERCP检查可能诱发急性胰腺炎和胆管炎等并发症,若造影后患者出现腹痛,伴血清淀粉酶升高,应考虑急性胰腺炎。

2、

B

急性胰腺炎时,血清和尿淀粉酶常明显升高,血清(胰)淀粉酶起病后6~12小时开始升高,48小时下降,持续3~5天,血清(胰)淀粉酶超过正常值3倍可确诊为本病。

3、

E

E选项不是检测急性胰腺炎的。大便隐血试验临床意义:1、上消化道有出血:OB呈阳性。2、消化性溃疡:阳性率40%~70%,呈间断性阳性,治疗粪便外观正常时,OB仍可持续5~7天阳性,此后若出血停止OB可转阴;只要消化道出血大于5ml,即可出现阳性,但不作为诊断的直接依据;若OB呈强阳性提示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3、消化道癌症:阳性率95%,呈持续阳性,可OB可作为消化道癌筛选指标。4、流行性出血热:阳性率84%,OB为重要佐证。5、药物导致胃粘膜损伤(阿司匹林、消炎痛、糖皮质激素等)肠结核、溃疡性结膜炎、结肠息肉、钩虫病等,OB显示阳性。

4、

B

一般血淀粉酶超过U/L就有临床意义,血淀粉酶为2U/L明显升高,考虑急性胰腺炎的可能性最大。所以此题选择B。

5、

A

急性胰腺炎减少胰腺的分泌:禁食和胃肠减压,以减少胃酸分泌,吸出胃内容物,防止进入十二指肠刺激胰液分泌,并可减轻腹胀。

6、

A

腹痛为本病主要表现和首发症状。突然发作,疼痛性质不一,可为钝痛、绞痛、钻痛或刀割样痛。疼痛剧烈而持续,可有阵发性加剧。腹痛常位于中上腹,常向腰背部呈带状放射。

7、

C

病人因酗酒诱发疾病发作,上腹部持续性剧痛并向左肩、腰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应考虑急性胰腺炎,目前发病已达12小时,故血、尿淀粉酶检查应可以发现有无异常。

8、

A

血清淀粉酶在发病开始后8小时开始升高,而尿淀粉酶是发病后12~24小时后才升高,而该患者从发病开始到就诊为8小时,故最具诊断意义的实验室检查为血清淀粉酶。

三、A3/A4

1、

1、

D

急性胰腺炎的腹痛是本病的主要表现和首发症状。突然发作,疼痛性质不一,可为钝痛、绞痛、钻痛或刀割样痛,疼痛剧烈而持续,可有阵发性加剧。腹痛常位于中上腹,常向腰背部呈带状放射。当发生腹膜炎时,疼痛可波及全腹。进食后疼痛加重,且不易被解痉剂缓解。暴饮暴食或饮酒是诱发因素。起病后常出现频繁恶心、呕吐,可吐出胆汁。

2、

C

急性胰腺炎时,血清和尿淀粉酶常明显升高,血清(胰)淀粉酶超过正常值3倍可确诊本病。

2、

1、

A

该患者既往患有胆石症病史,本次在饱食后突发上腹疼痛,并迅速扩展至全腹,疼痛剧烈。存在强烈腹膜刺激征,轻度休克表现,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既往无消化性溃疡病史;腹部平片:膈下未见游离气体,故可排除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急性阑尾炎:应有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痛。③急性胆管炎,多有典型的Charcot联征。④急性肠梗阻:常有呕吐、腹胀、腹痛、肛门停止排便和排气的表现。综上所述。该患者首先应考虑为急性胰腺炎。

2、

C

急性胰腺炎时,血清和尿淀粉酶常明显增高。血清(胰)淀粉酶:在起病的6~12小时内开始升高,48小时下降,持续3~5天,血清(胰)淀粉酶超过正常值的3倍可确诊为本病。

3、

C

胆道结石、酗酒和暴饮暴食是诱发急性胰腺炎的主要原因。胆道结石引发胆道感染、阻塞胰管,使胰管排泄不畅,胰管压力升高,容易引起胰液、胆汁反流、胰管破裂从而引发急性胰腺炎。酗酒和暴饮暴食可刺激胰腺大量分泌,引起十二指肠乳头水肿和Oddi括约肌痉挛。胰液排除受阻,使胰管压力增高。而题干提示信息只给出患者是饱食、有胆石症病史,故最佳答案:C

4、

A

急性胰腺炎治疗主要措施如下:抗休克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解痉、止痛、维持电解质、酸碱平衡。控制炎症发展抑制胰液分泌,禁食、鼻胃管减压。做好术前准备工作。

5、

A

注意题干给出的症状,患者伴有明显的呕吐腹泻,所以应该考虑脱水而不是体液过多。

3、

1、

A

禁食及胃肠减压可减少胃酸与食物刺激胰液分泌,减轻腹痛与腹胀,宜为首选措施。

2、

C

急性胰腺炎根据病理损害程度分为水肿型和出血坏死型。前者多见,一般较轻,数目可自愈,不出现全身和局部并发症;而后者则病情较重,易并发休克、腹膜炎等,死亡率高。

3、

D

经治疗后,腹痛、呕吐基本缓解,可给少量碳水化合物类流质,以后逐渐恢复饮食,但忌高脂肪、高蛋白。

4、

C

禁食及胃肠减压可减少胃酸与食物刺激胰液分泌,减轻腹痛与腹胀。

5、

C

出血坏死型者可出现低钙血症,且低血钙程度与临床严重程度平行。血清淀粉酶的高低不一定反映病情轻重。

6、

C

急性胰腺炎约50%由胆结石、胆道炎症和胆道蛔虫等胆道疾病所引起,胆道疾病是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病因。

7、

D

急性胰腺炎容易出现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低钙血症会引起手足搐搦,常是重症与预后不良的征兆。









































北京白癜风最正规的医院
北京哪里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ekmmq.com/ysjk/41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