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成功完成首例ldquo内镜下逆行
年11月16日患者赵女士因间断右下腹痛伴恶心由门诊以“腹痛”收入我院脾胃病科。患者2天前受凉后出院间断右下腹部疼痛,伴恶心,无呕吐,就诊于我院消化科,门诊查阑尾彩超检查,提示阑尾区“同心圆征”,结合病史,明确诊断急性阑尾炎。
入院后进一步查下腹部CT仍考虑阑尾炎。与患者沟通后患者及家属明确拒绝外科手术治疗,要求内科保守治疗,静点抗菌药物治疗后无好转,仍有腹痛,且疼痛较为剧烈,与患者家属沟通后家属同意行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
年11月19日,脾胃病科主任严晓红带领团队于导管室为患者行ERAT治疗,完成了本院的首例。术中进境至盲肠,可见阑尾开口水肿,以锥形透明帽推开阑尾开口皱襞,充分暴露开口,采用导丝导管技术插入导丝导管,可见阑尾开口处大量脓性分泌物流出,在导丝引导下将造影导管插入阑尾深处,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直至冲洗干净,造影显示阑尾腔通畅,治疗结束。术中还为患者切除结肠息肉10余枚,可谓一举两得。术后患者立刻就能下床活动,腹痛明显好转,并合影留念。
我院引进了“内镜下逆行性阑尾炎治疗术”,简称ERAT。这项技术的主要优势有:
(1)可迅速解除阑尾腔的梗阻,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2)ERAT手术费用少,患者经济负担轻;且相比外科手术,操作更加简单、易行,不需要麻醉,患者完成后治疗后就可下床活动,手术的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时间短和并发症少。
(3)符合患者对美观方面的需求,体表无手术切口瘢痕。
(4)保留了阑尾及其功能,故尤其适用于伴有粪石、管腔狭窄的非复杂性阑尾炎患者。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患者要求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行ERAT治疗,以免去切除阑尾的痛苦。
随着微创理念的深入及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器官得以保留,免于切除。传统观念认为阑尾切除之后不会对身体有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医学对阑尾有了新的认识。阑尾富含淋巴组织,参与机体的免疫功能,根据研究,人类阑尾有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这相当于鸟类囊性囊的结构。它应该归因于中枢免疫器官并承担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两个特定功能。根据最新的研究结果,阑尾还有分泌细胞,可以分泌各种物质和消化酶,促进肠道内的激素和生长相关的激素。
目前外科治疗阑尾炎的微创术式包括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经自然孔道手术阑尾切除术(NOTES手术)等。然而,所有术式都是将阑尾切除,受内镜下治疗化脓性胆管炎的启发,内镜逆行性阑尾炎治疗术(即ERAT手术)被创新性地运用到了阑尾炎的治疗中。
内镜下逆行性阑尾炎治疗术(endoscopicretrogradeappendicitistherapy,ERAT)是通过结肠镜经肛门逆行至回盲部,探查到阑尾的开口,应用内镜相关辅助工具如导丝、导管、取石球囊、塑料支架等解除阑尾腔的梗阻,从而达到在保留阑尾的前提下治疗阑尾炎的一项新的微创技术。当前ERAT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医院可以开展,但该技术颠覆了阑尾炎的传统治疗模式,诊疗优势明显,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ERAT技术是一个对因性的治疗,不开腹,不切阑尾,不麻醉、通过解决阑尾炎的病因,达到治疗阑尾炎的目的,完整保留了阑尾及其功能,是一种简便、无创、无疤的内镜下微创手术。通过插管、造影、冲洗、引流等操作,达到快速降低阑尾腔内压力、消退炎症的目的,从根本上解除阑尾梗阻原因,效果立竿见影。避免了外科手术及手术相关并发症,保留了阑尾及其功能,复发率低。其独特的优势也给儿童、老人、孕妇,工作繁忙的特殊群体带来了便利。
专家简介严晓红副主任医师
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协作组全国委员,全国肝胆病咨询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李时珍分会青年委员,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常务委员,河北省急救医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介入学组常务委员,河北省老年医学会胆胰内镜学分会常务委员,河北省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分会委员。在国家及省级杂志发表医学论文10余篇,主编著作1部,荣获河北省科技成果三等奖4项。
业务专长:从事消化内科临床工作20余年,熟练掌握消化内科各种常见及疑难疾病的诊治,以及消化道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对各种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如上消化道大出血内科抢救治疗及急诊内镜检查及治疗,重症肝病、肝硬化失代偿期、肝衰竭患者的诊治,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治,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
出诊时间:周四上午
-
医院
医院
医院
医院
省医院
推行“会员制慢病管理”服务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