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疾病专病门诊,为患者解烦忧
胰腺疾病专病门诊,为患者解烦忧
为使更多的胰腺疾病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规范化诊疗,解除其求医的艰辛和痛苦,提高这部分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消化内科于4月5日正式开设“胰腺疾病专病门诊”。
胰腺医院门诊1楼,暂定每周一次,在周日上午,由我院消化内科张庆教授坐诊。张教授长期从事胆胰疾病的临床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超声内镜下胰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胰腺是人体最重要的脏器之一,兼具外分泌和内分泌功能,由于其位置深、临床诊治极为困难。张庆教授介绍,胰腺疾病疼痛位置十分不明确,相关症状也不够典型,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其中重症胰腺炎、胰腺癌等疾病仍有较高的病死率,且随着饮食结构和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该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尤其是胰腺癌,因起病隐匿、病情进展快和死亡率高,已位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排行榜的第9位,诊断出来时基本都是疾病的晚期,约85%的胰腺癌病人确诊时都因周围侵犯或远处转移而失去手术机会,5年生存率仅为5%,低于其他所有癌种,成为新的“癌中之王”。晚期胰腺癌常伴剧痛为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
临床上胰腺疾病中最常见的急性或慢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病因较复杂,过量饮酒、暴饮暴食、胆道结石、高脂血症等都可能是诱因。其中,过量饮酒及暴饮暴食导致的疾病发作越来越常见。值得注意的是,急性胰腺炎患者中,20%-30%病情凶险,总体病死率为5%-10%,重症患者的病死率可达到30%。且重症急性胰腺炎常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情重、变化快、救治难,死亡率高,治疗创伤极大、医疗费用昂贵。慢性胰腺炎虽不如急性凶险,但其造成的不可逆性炎症,常伴顽固性疼痛、严重营养不良和糖尿病,属胰腺癌前病变,治疗需终生药物维持,疗效差、费用高,外科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很难治愈。
胰腺疾病重在预防,早预防、早诊治为愈后提升生活质量,延长生命周期有着重大意义,无论是人民群众还是医务人员都应重视胰腺疾病的早诊早治。消化内科胰腺疾病专病门诊的成立就是为了让更多胰腺疾病的患者在第一时间得到高水平的专业评估,制定最佳诊断和治疗方案,最大程度的保障胰腺疾病患者的生命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张庆教授提醒大家,有下列特征的急性上腹痛要重点排除急性胰腺炎:(1)有胆囊或胆管结石病史;
(2)高甘油三脂血症、肥胖者;
(3)过去有急性胰腺炎病史;
(4)暴饮暴食后上腹痛;
(5)大量饮酒后上腹痛;
(6)突发上腹痛并持续加重。
有下列特征的慢性上腹痛应重点排除慢性胰腺疾病(慢性胰腺炎、胰腺癌):
(1)45-55岁以上中老年人;
(2)长期饮酒、吸烟、肥胖者;
(3)反复中上腹不适、疼痛,对症治疗无好转;
(4)上腹痛或背痛,坐立或俯卧后好转;
(5)短时间内体重明显下降;
(6)油腻食物后上腹不适加重、腹泻;
(7)无痛性眼白发黄、尿黄;
(8)新发血糖升高、糖尿病;
(9)新发不明原因难治性或严重腹泻;
(10)无明显诱因的急性胰腺炎;
(11)有胰腺肿瘤家族史。
胰腺疾病专病门诊诊疗特色:
腺疾病是胰腺所有疾病的统称,包括胰腺先天性疾病、胰腺损伤性疾病、胰腺炎症性疾病、胰腺囊性病变和胰腺分泌性肿瘤。
1.胰腺先天性疾病:环状胰腺、异位胰腺、胰腺分裂等;
2.胰腺炎症性疾病: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等;
3.胰腺囊性病变:胰腺真性囊肿、胰腺假性囊肿、胰腺囊性肿瘤等。
4.胰腺肿瘤:胰腺癌、胰岛素瘤、胃泌素瘤、生长抑素瘤、胰多肽瘤、胰高血糖素瘤等。
张庆教授简介:
医学硕士,长江大学副教授,副主任医师,承担长江大学本科生、留学生教学。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镜学专业委员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会员,荆州市消化内镜学会秘书长。从事临床工作20年,先后在中南大学、华中医院、中国医院、海军医院等研修学习。擅长胃肠道、胆胰疾病的诊治及消化内镜诊疗,尤其对超声内镜(EUS)及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ESD)有一定造诣。主持及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市级科研项目3项,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SCI7篇,现为《WorldJournalofGastrointestinalEndoscopy》杂志编委。
如有任何疑问,可来电咨询或留言
??-(消化内镜中心)
??(左绪艳老师)
注:咨询时间为周一至周五(8:00-12:00,14:00-17:00)
留言板的留言,小编也会不定时回复噢~
感谢理解与配合,谢谢~??
祝您身体健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