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胡吃海喝,长沙一男子引发重症胰腺炎
春节七天长假,医院的急诊量就高达余人,以消化道疾病、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病种居多,医院看病的就有10-20人,其中不乏春节假期胡吃海喝导致。
杨先生今年37岁,在长沙红星大市场做生意,岳阳平江人,体型微胖,有胆道结石病史。今年他带着妻儿到岳母娘家过年,“岳母娘手艺特别好,很会做湘菜,红烧肉、粉蒸肉、冬笋腊肉、鸡汤、红烧鱼……她样样都拿手,我们一家很有口福。”
杨先生抵挡不了美食诱惑,迅速开启“暴饮暴食”模式,每天吃得乐不思蜀,压根没想过身体会“亮红灯”,2月16日大年初二,他吃完晚饭后和亲戚一起打麻将,没多久腹部出现疼痛,休息数小时也不见好转,于是家人带着他医院检查,结果发现是急性胰腺炎。
因当地医疗技术的限制,2月18日,杨先生被转入医院急诊科救治。杨先生入院时上腹部持续性疼痛,还伴有呼吸困难等情况,该院急诊科迅速组织多学科会诊,考虑为急性重症胰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病情十分危重,被迅速转入了EICU监护治疗。经过持续床旁血液滤过治疗、胃肠减压、降脂、营养支持等对症处理后,病情逐渐趋于稳定。
据医院EICU(急诊重症监护室)副主任医师龙勇介绍,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临床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和血胰酶增高等为特点。轻者以胰腺水肿为主,少数重者的胰腺出血坏死,常继发感染、腹膜炎和休克等。
急性重症胰腺炎死亡率高达30%以上,而70—80%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是由于高脂血症、胆道疾病、酗酒和暴饮暴食所引起,像杨先生这种就属于典型的脂源性胰腺炎,主要是春节期间暴饮暴食所导致。
医生提醒
急性胰腺炎大多是不良生活习惯引起,暴饮暴食、饮酒,尤其是喜欢吃油腻食物的人比较容易中招;若有胆结石、胆囊炎等胆道基础疾病的市民,春节期间应尽量避免暴饮暴食及饮酒;平时喜欢大鱼大肉、体型偏胖的市民建议定期体检,切勿过度饮食油腻、刺激的食物,以免高血脂“爆表”造成脂源性胰腺炎。
发现问题后,应及时调整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饮食注意营养结构比例,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注意食量与体力活动均衡,坚持锻炼。另外,如果饭后出现莫名腹部疼痛,症状持续或疼痛放射至肩部和背部,医院检查。
此外,今天,黄先生因头晕、心慌等医院就诊。经检查问诊,神经医学中心专家表示,黄先生不是心脑血管的问题,而是吃出来的毛病,通俗地说是春节美食综合症的表现。
“美食综合征是最常见的‘节日病’之一。”医院神经医学中心主任、主任医师王爱民介绍,短时间内食用大量鸡、鸭、鱼、肉等高蛋白食物,可能引起头昏、心慌等症状,有些人还表现为上肢麻木、下肢颤抖,个别人出现恶心、上腹部不适等。
王爱民建议从饮食搭配入手,尽早摆脱春节美食综合征的困扰。
一是“碱搭酸”。如果人体血液呈酸性,人就容易疲劳,抵抗力也会下降。荤菜几乎都是酸性食品,而含碱量最高的食物要数海带,其次是青菜、莴笋、生菜、芹菜、香菇和萝卜等。如果春节期间吃了过多酸性食物,节后要注意增加碱性食物的摄入,以求酸碱平衡。
二是“钾排钠”。按照湖南人的饮食习惯,食盐摄入量本来就偏高,节日期间往往副食吃得多,食盐摄入就会更多,血液中钠含量升高,不利于保持正常血压。钾能排出人体内多余的钠,含钾较丰富的食物包括紫菜、海带、香菇、芦笋、豌豆苗、莴笋和芹菜等。
三是“多渣”掺“少渣”。荤菜几乎不含膳食纤维,属于精细的“少渣”食物,吃多了会造成便秘,便秘是诱发结肠癌的元凶。粗纤维食物属于“多渣”食物,多吃这类食物能消除“少渣食品”对人体造成的危害。
来源
医院、长沙晚报记者彭放
编辑
曾茜
值班主任
黄飞武
健康饮食,保重身体,同意点ZAN!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