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胰腺精准切除,医院肝胆外科点赞
日前,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宋士鹏在王会雄、王俊杰两位医生的协助下,独立完成囊腺瘤的节段性胰腺切除术,精准的胰切除为患者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正常的胰腺组织和术后的胰腺功能。
体检发现胰腺囊性占位
术中改变手术方案
不久前,54岁的冯女士(化名)参加了单位组织的体检。然而,检查结果让她心惊不已:萎缩性胆囊炎、胰体和胰颈部有囊性占位!医院肝胆外科治疗。
肝胆外科副主任宋士鹏进一步为冯女士检查发现,冯女士胰腺部位的囊肿是囊腺瘤,与主胰管相通,达4×3厘米,需手术治疗,否则未来有癌变风险,而胆囊已经不显影。
综合分析冯女士的病情后,宋士鹏副主任按照传统手术要求,制定了胆囊切除+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
9月30日,手术按照既定方案进行。术中发现,冯女士的胆囊与十二指肠球部融合,在切掉部分十二指肠球部后,成功摘除了胆囊,并打开胆道做T管引流,以保证十二指肠球部穿孔部位不会发生肠瘘。
由于冯女士的胰腺条件很好,术中,宋士鹏副主任临时决定改变手术方案——用精准的胰腺中段节段性切除替代既定的胰体尾切除!
科普一下:
胰腺胰是一个狭长的腺体,横置于腹后壁,位置较深,分胰头、胰颈、胰体和胰尾4个部分。胰腺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不仅有外分泌功能,即分泌胰液,帮助消化人体摄入的蛋白质、脂肪和糖;还有内分泌腺,分泌胰岛素等,人们常说的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就与此相关。宋士鹏解释说,按照传统术式做胰体尾切除,既要切除囊腺瘤部位的胰颈、胰体部,还要切除正常的胰尾部,只保留胰头。也就是说,该术式要切除60%~90%富含胰岛细胞的胰腺实质,这将影响到患者术后胰岛功能的恢复。
相关数据显示,胰体尾切除术伴有慢性胰腺炎患者术后糖尿病的发病率为25~90%,对预后极为不利;而精准的节段性胰切除术只切除囊肿占位的胰颈和胰体,保留胰头和胰尾,这样将更多地保留正常的胰腺组织,最大限度地保留胰腺的内分泌和外分泌功能。但是,相较于胰腺肿瘤的传统术式——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和胰体尾切除术,精准的胰中段节段性切除难度更大,且对患者自身条件要求较高,并非适合所有胰腺良性肿瘤患者。“秉承国际和国内先进中心对肝脏、胰腺精准切除的标准术式要求,我们也尝试做了这样一台手术。”宋士鹏说。
宋士鹏形象地将胰腺比作一幢狭长形的房子,如果胰头是“左邻”,胰尾是“右舍”,胰颈和胰体就是夹在“左邻”和“右舍”中间的屋子。无论是连同中间的屋子一并拆掉左邻还是右舍,都比较容易。但是如果只把中间的屋子拆掉,又要保证“左邻”和“右舍”的安全完好,就比较难了。
这种手术也有它的禁忌症和弊端。其最大的缺点就是增大了术后胰漏的风险,高达40%。
也就是说,这个手术更要求外科大夫的技术水平!
来一张手术图
术中,在不切断所有供应胰头、十二指肠、胃窦的血管的前提下,保留胰头所在部位包括胃结肠干在内的所有回流支静脉,完成胰头段的游离。术中需要裸化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肝总动脉、肝固有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腹腔干及胰切除段脾动脉、脾静脉,再一点点地拿掉囊肿占位的胰颈和胰体,重建消化道——保留下来的胰头分泌的胰液可以按正常路径通过胰管从十二指肠乳头处进入十二指肠,正常参与消化(不改变消化道结构),而胰尾部分的断口,术中进行胰肠吻合,即与提上来的空肠“对接”,胰尾分泌的胰液会通过吻合口直接进入空肠,参与肠道的消化。经过5个小时的“战斗”,宋士鹏副主任在王会雄、王俊杰两位医生的配合下,成功完成了这台高难度手术且术中未用血制品。
“我也是第一次做精准的胰腺中段切除。”宋士鹏表示,这台手术需要建立在娴熟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和胰体尾切除术的基础之上,如果能为适合的患者选择精准的胰腺节段性切除,将更多地保留正常的胰腺组织,有利于患者预后胰腺功能的恢复。
“患者术后不用打胰岛素,餐前、餐后血糖都在正常范围内,而手术前,患者的血糖呈轻度升高状态。”冯女士的管床大夫王俊杰告诉记者,现在冯女士恢复得特别好,饮食也很正常,患者对手术效果非常满意。
胆囊萎缩至蚕豆大小
摘掉“定时炸弹”
冯女士是幸运的!一次体检,不仅发现了胰腺部位的囊性占位,而且摘掉了胆囊这个有可能癌变的“定时炸弹”!
“正常胆囊的长度有五六厘米,患者的胆囊已经萎缩得像一枚小小的蚕豆,完全丧失了功能。”王会雄医生说,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提示,胆囊为慢性胆囊炎表现,而胰腺的囊肿也是良性的。“患者比较幸运,如果不是体检发现胆囊的问题,这样严重萎缩的胆囊会有癌变风险。”王会雄医生介绍说,今年以来,他们做了多例胆囊癌根治术,很多患者一经发现,已是中晚期,甚至失去了手术机会。
据了解,冯女士之前并不知道自己的胆囊有问题,平时吃多了油腻食物后会有上腹不适症状,如恶心、腹胀、嗳气等,以为是胃病,不舒服时就吃点胃药对付着,没当回事儿。
据王会雄介绍,胆囊结石反复的物理刺激,炎症的反复发作都会不断地刺激胆囊内壁,增加癌变风险。
注意了!!!
很多患者误以为胆囊结石会疼痛,其实只有卡住、嵌顿的结石才会带来胆绞痛,很多胆囊疾病患者都像冯女士那样表现为上腹部的不适症状,被当作胃病治疗,有的患者甚至出现黄疸后才去治疗,以至于贻误了治疗时机。
王会雄提醒:市民应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