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20年,专克重症胰腺炎重症医学
他是重症医学领域的大咖,医院黎介寿院士的得意门生,20多年的耕耘,终使得我国重症胰腺炎的病死率从年的20%下降到5.5%;他是APnet的发起人,为了更好推动重症胰腺炎的诊疗规范,他和他的团队全年无休,短短4年不到,累计服务超10万医护。医院重症胰腺炎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维勤。
1
重症胰腺炎的重要突破:病死率从年的20%下降到5.5%重症急性胰腺炎起病急、病程凶险、病死率高,是临床医学的一大难题,在著名医学大家黎介寿院士的指导下,医院重症胰腺炎治疗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军队学科拔尖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李维勤教授带领团队对该病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治疗取得重大突破,病死率显著下降。
在重症胰腺炎领域,20多年如一日的坚持,让李维勤教授的研究得以开花结果,并得到业界广泛的认可,具体体现在5个方面:
1.李维勤教授观察到重症胰腺炎早期肠道屏障功能的损伤及肠内营养的作用,通过一系列实用性开发,使早期肠内营养成为一项实用技术,在我国广泛应用,推动了重症胰腺炎的营养模式转变,相关研究被多个国际指南所引用。
2.李维勤教授应用持续大流量血液滤过控制重症胰腺炎早期过度炎症反应;提出通过血液滤过清除炎性介质,控制过度的炎症反应的假设,经动物实验与临床研究,持续大流量血滤能显著清除IL-6等介质,延长动物生存,减轻病人炎症反应,改善器官功能,该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
3.重症胰腺炎手术和引流方法的改进:传统的坏死清除术往往容易出血。并且术后引流效果不好,感染难以控制。对此李维勤教授做了改进,有限制清除坏死组织,结合术后持续冲洗引流,避免了过度清除造成的出血等并发症,改善了引流效果,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4.重症胰腺炎的微创治疗:在经皮穿刺引流的基础上,李维勤教授发展了经皮穿刺负压引流和内镜辅助的坏死组织清除术。使70%左右病人避免了手术,降低并发症。相关研究被日本胆源性胰腺炎指南()所采用。
5.在重症病人的营养代谢研究领域,李维勤教授系统阐明了重症病人能量代谢、蛋白质代谢、糖代谢和维生素代谢的变化规律,阐明了感染病人低白蛋白血症的发生机理。
经过多年的研究探索,李维勤教授最终在重症胰腺炎的重症监护治疗、早期营养管理、手术/微创引流和并发症处理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使得重症胰腺炎的病死率从年以前的20.4%下降到近年的5.5%,相关成果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年)、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年),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年)。医院胰腺炎中心已经成为目前我国转诊病人最多、条件最好的重症胰腺炎转诊中心,并成为江苏省卫生医疗的一张“名片”。
2
突破时空,APnet让重症胰腺炎患者少跑腿多年来全国各地基层单位的会诊经历,他深深体会到广大农村和基层群众看病难的现状,如何将自己的技术特长毫无保留的传授给更多的医生,让更多的患者受益,为急性胰腺炎的分级诊疗提供实质的支撑,时刻牵动着他的心。
年在江苏省科技厅的支持下,李维勤带领研发团队,依托南总重症胰腺炎中心,建立了重症胰腺炎临床数据库和临床标本库,开发了“急性胰腺炎诊疗平台”APP(APnet)、网站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