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可问VS肿瘤标志物,防癌筛查谁更强
年11月6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一篇文章,揭示了韩国在近20年时间里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提高了15倍的秘密。虽然被诊断为甲状腺癌的人急剧增多,但死于甲状腺癌的人数并没有变化。
目前多数肿瘤是通过影像学发现的,尽管影像学发现肿瘤的机率很高,但频繁地使用X光射线、CT等更容易使病灶暴露,因过度检测而形成的肿瘤多发。
于是,为避免身体过度曝光,肿瘤标志物发挥了大作用!
肿瘤标记物(tumormarker)简称肿标或TM,在恶性肿瘤发生和发展的过程,由肿瘤细胞合成、分泌或是由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异常产生和/或升高的、可预示肿瘤存在的一类物质,存在于肿瘤患者的组织、体液、血液和排泄物中,能够用免疫学、生物学及化学的方法检测。
AFP:检测原发性肝癌,敏感度43%,特异性46%
甲胎蛋白是一种糖蛋白,英文缩写AFP。在正常成年人体中甲胎蛋白含量比较低,约70%的肝癌患者甲胎蛋白会出现增高。AFP是早期肝癌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其次辅助诊断胚胎细胞癌、畸胎癌、睾丸癌、卵巢癌、胃癌、胆道癌、胰腺癌等。
建议有常期有肝病史患者定期复查。甲胎蛋白在肝癌出现症状之前的8个月就已经升高,此时大多数肝癌病人无明显症状,肿瘤较小,这部分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预后可得到明显改善,故肝硬化、慢性肝炎病人、家族中有肝癌患者的人应半年检测一次。
CEA:检测肝癌、肺癌、胃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胰腺癌,敏感度60%,特异性23%
癌胚抗原是大肠癌组织产生的一种糖蛋白,广泛存在于内胚叶起源的消化系统癌。
CEA是广谱肿瘤标志物。主要辅助诊断结/直肠癌、肺癌、大肠癌、胰腺癌、胃癌、乳腺癌、甲状腺髓样癌等。
建议常期有肠道疾病者定期复查。97%的健康成人血清CEA浓度在2.5ng/mI以下。CEA超过20ng/ml时往往提示有消化道肿瘤。
CA19-9:检测胰腺癌、胃癌、结/直肠癌,敏感度69%,特异性70%
CA19-9(carbohydrateantigen19-9)是一种粘蛋白型的糖类蛋白肿瘤标志物,为细胞膜上的糖脂质。在血清中它以唾液粘蛋白形式存在,分布于正常胎儿胰腺、胆囊、肝、肠和正常成年人胰腺、胆管上皮等处。
CA19-9是消化道癌相关抗原。主要辅助诊断胰腺癌、结直肠癌胆囊癌、胆管癌等。建议有常期有消化道疾病者定期复查。
CA:检测卵巢癌,敏感度45%,特异性52%
CA是可被单克隆抗体OC结合的一种糖蛋白,最常见于上皮性卵巢肿瘤(浆液性肿瘤)患者的血清中,其诊断的敏感性较高,但特异性较差。90%患者血清CA与病程进展有关,故多用于病情检测和疗效评估。95%的健康成年妇女CA的水平≤40U/ml,若升高至正常值的2倍以上应引起重视。
CA不仅是卵巢癌的特异性标志物,输卵管腺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胰腺癌、肠癌、乳腺癌和肺癌患者CA的水平也会升高。
CA15-3:检测乳腺癌,敏感度23%,特异性69%
CA15-3是乳腺癌的最重要的特异性标志物。30%-50%的乳腺癌患者的CA15-3明显升高。CA15-3增高的话可能要注意进一步检查排除是否存在有肿瘤的可能性,但这些指标的特异性并不高的,影响因素也很多,所以临床上主要用于肿瘤的初步筛查,并不能用于肿瘤的确诊的。
TM12-H(肿瘤十二项):检测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胰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等,敏感度20-40%,特异性20-40%
肿瘤十二项即包含SCC/CA19-9、AFP、CA、CYFRA21-1、CA、CEA、NSE、T-PSA、F-PSA、CA15-3、β-HCG等肿瘤标志物项目,十二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以早期发现上述恶性肿瘤的征兆。
除了以上的常用肿瘤标志物,还有通过血检筛查肿瘤的产品,比如爱康防癌新产品——体可问。
体可问:检测增殖性肿瘤,敏感度79%,特异性99%
体可问是细胞增殖关键酶,且体可问血清含量与DNA合成速度直接正相关,故可用于检测体内细胞增殖速度
体可问的检测,不仅能够检测出恶性肿瘤,还能发现癌前病变,以增殖性疾病为主,反映疾病处于急性发作期或病情进展期,如中重度乳腺增生、乳腺囊肿、中重度脂肪性肝炎、肝硬化、慢性感染性肝病、慢性萎缩性魏延、腺瘤性肠息肉等,也多见于慢性炎症。
所以,体可问非常适用于肿瘤早早期筛查和癌前疾病预警,是健康管理非常有效的手段之一。
防癌产品的正确选择,才是有效体检的正确打开方式。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年年体检,年年都显示体检结果正常,一旦发现癌症便是晚期。在爱康做体检,最放心的莫过于检查过程中医生会及时对高危人群做出提醒,并及时地督促“不以为然地”的他们做相应的检查!或许,就是医护人员的轻轻提醒,就能挽救一个生命走向重疾末路呢!
爱康防癌新产品——体可问,适用于肿瘤早早期筛查和癌前疾病预警。防癌,咱们必须先行一步!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