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片到底有没有辐射所有检查的真相都在这
医疗辐射对人体安全吗?
答案是风险极低。
医学上一般采用毫希沃特(mSv)来衡量辐射危害性,只有遭受mSv以上的辐射量,人体患癌的概率才会明显增加。
一张表告诉你一次医疗检查带来的辐射量常见的4种检查辐射情况
1B超-辐射:无
用途:多用于孕期产检,查看胎儿状况。
B超的原理是用超声波穿透人体,当声波遇到不同的组织,特别是组织界面时会产生反射波,超声探头一面发出超声,一面接受反射波,并通过计算反射波成像。“超声科”的检查项目是没有辐射风险的,所以做多少次超声检查,都不用担心辐射的问题。
2x光摄影(平片)-辐射:有,相当于坐飞机飞行2万公里
一次X光检查,相当于坐飞机飞行2万公里。再以吸烟者为例,如果每天1包烟,每年受到的辐射剂量约为35mSv,远大于大多数的医疗辐射剂量。
3磁共振成像(MRI)-辐射:无
起先叫“核磁共振”,但一听到“核”,老百姓就觉得有核辐射,其实它不使用x射线,因此没有辐射,完全不用担心辐射的问题。为了避免误会,人家现在已经改名叫“磁共振检查(MRI)”啦。
4CT-辐射:有,较高。
相对普通X线摄片很低的辐射量,CT检查的辐射量可能要高出很多,这与CT机性能、扫描部位、成像的清晰度有关,尤其是心脏CT的辐射量相对较高。大家也不必太紧张,目前CT检查的辐射量都在安全范围内,而且CT设备中的X线管就像日常用的灯管,有不同的瓦数,还可调亮度,因此辐射量不是恒定的,是可以调节的。
不同病情,
X光片、CT、核磁、B超,怎么选
就诊时,医生常会开各种各样的影像学检查单:超声、CT、核磁……不少患者对此很不解,还会质疑医生有时故意开高价检查单。其实,医生是依据不同病情选不同影像检查的。
1外伤骨头——粗看X光片、细看CT如果怀疑伤到了骨头,X光片的检查结果快速易得,一般是最先选择。如果要进一步更细观察,可以选择CT。
2腹部盆腔——选B超超声检查,除了肠道,一般都能用。胆囊等腹腔器官受呼吸影响较大,进而影响CT、核磁成像的结果,而超声不会因此受影响。
同时,超声对肝脏、脾脏、胰腺、肾脏、盆腔脏器等诊断准确率较高。
3心脏——排除冠心病用CT,看心功能用超声如果是常规的心脏结构与功能检查,心脏彩超所提供的信息已经较为充分,又简单易行。
用CT检查冠状动脉,若未发现狭窄,即可排除冠心病,冠脉CT检查辐射量较大,不适合作为常规体检。心脏核磁是评价心脏结构和功能的“金标准”。当发生心肌梗死时,心脏核磁能准确显示心脏房室腔大小、室壁厚度。
4颈椎腰椎——最佳选核磁、次选CT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椎间盘疾病需要观察椎间盘与相应的神经根,要想更好观察这些软组织,最优选择就是核磁。同样,对于关节、肌肉、脂肪组织检查,核磁也是首选。
5胸部——大致了解看X光片,细致分析选CT相比X线,胸部CT检查显示出的结构更清晰,对胸部病变检出敏感性和显示病变的准确性均优于常规X光胸片,特别是对于早期肺癌确诊有决定性意义。
高分辨CT又进一步增加了对肺部观察的分辨率,对于某些疾病(如肺间质疾病)意义重大,但是CT检查的辐射剂量明显高于X线。
总之,在做有辐射的相关检查时,医生都是权衡利弊之后做出的最佳选择方案。大家也不必太过担心。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