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真题练习
A、胰头癌
B、胆总管下端癌
C、乏特壶腹癌
D、肝门部胆管癌
E、十二指肠腺癌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D
患者胆囊无肿大,提示梗阻部位在胆囊管上段,肝门部胆管癌是指发生在左、右肝管,左右肝管分叉部和肝总管上段的癌,表现为黄疸,肝内胆管扩张,肝外胆管正常,胆囊空虚,肝门部占位病变。
2、男,57岁。皮肤黄染、尿色变深伴皮肤瘙痒3周。查体:皮肤巩膜黄染,右上腹可触及无痛性圆形肿块,随呼吸上下活动。该肿块可能为A、胆总管囊肿
B、肝脏囊肿
C、肿大胆囊
D、胰头癌
E、胆管癌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C
肿大的胆囊在膈肌下,呼吸时膈肌上下运动,从而压迫肿大的胆囊,上下运动。
3、男,65岁。皮肤黄染进行性加重1个月。伴上腹胀、隐痛,食欲差、乏力,10天前感皮肤瘙痒,大便呈陶土样。查体:消瘦,巩膜黄染,腹部稍胀,无明显压痛,未触及包块,胆囊无肿大。血AFP5μg/L。最可能的诊断是A、胰头癌
B、胆囊癌
C、肝癌
D、胆总管下段癌
E、肝门部胆管癌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E
肝门部胆管癌梗阻胆道,使胆红素排出受阻,无法和食物残渣融合上色,到后期大便成形因没有胆红、胆汁上色而呈现陶土样。
4、男性,60岁。进行性加重的黄疸已1月,伴有上腹部胀痛,恶心、呕吐,体重减轻。检查:周身黄染,肝大肋下4cm,可扪及扩大的胆囊,无触痛。Courvoisier征阳性,BUS显示肝外胆管扩张,胰头部无肿块,此病人可诊断为A、胆囊癌
B、胰头癌
C、幽门管癌
D、胆管癌
E、肝细胞癌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D
题干显示肝外胆管扩张,提示肝外胆管有梗阻,而Courvoisier征:胰腺肿瘤或胰腺囊肿,胆管下端癌时,因胆总管阻塞,使黄疸明显加深,肝和胆囊因胆汁淤积而肿大,胆囊常可触及,但无压痛。但胰头部无肿块,因此只有D符合要求。
5、女,48岁。2天前餐后突然出现右上腹阵发性绞痛,恶心,尿色呈浓茶样,以往有类似发作。查体:急性病容,巩膜黄染,腹部无肌紧张,右上腹深压痛,最可能的诊断是A、胆总管结石
B、胆道蛔虫病
C、胆总管囊肿
D、急性胰腺炎
E、急性胆囊炎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A
尿液呈浓茶样,提示大量结合胆红素经尿液排出,正常胆红素排泄路径受到梗阻才会有这种情况的出现,所以只能选A。
6、女性,45岁。突发右上腹及心窝部刀割样绞痛伴阵发性加剧1天,发病后12小时寒战、高热,巩膜黄染,剑突偏右侧深压痛,右上腹轻度肌紧张,体温38℃,WBC14×/L,血清总胆红素30μmol/L,尿胆原(-),尿胆素(++),应诊断为A、溃疡病穿孔
B、急性胰腺炎
C、急性胆囊炎
D、胆总管结石
E、高位阑尾炎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D
肝外胆管结石临床表现:取决于有无感染及梗阻。一般平时可无症状。但当结石阻塞胆管并继发感染时,其典型的临床表现为Charcot三联征,即腹痛、寒战高热和黄疸。顺序也要注意,痛后热是外科病的特点,内科常是热后痛。
7、女性,43岁。因右上腹阵发性绞痛,伴恶心呕吐4小时来院。检查:体温37℃,右上腹深在轻度压痛,无腹肌紧张,Murphy征阴性,为确诊进一步检查应首选A、白细胞计数和分类
B、腹部X线平片
C、BUS
D、测血清淀粉酶
E、PTC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C
根据中年女性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阵发性绞痛,伴恶心、呕吐,体温37℃,而Murphy征阴性排除急性胆囊炎,考虑胆管疾病,结石的可能性较大。B超为无创性检查,方便易行,是肝内胆管结石诊断的首选方法。故进一步首选检查应选择C。
8、女性,49岁,于2年前曾行胆总管探查取石,T形管引流术,术后至今先后发作性右上腹绞痛,黄疸4次,每次均经消炎疗法而愈。此次又发作性疼痛,黄疸,肝大肋下2cm,血清胆红素为20mmol/L,BUS显示直径为1.0cm,为进一步诊断应采用何种方法A、PTC
B、ERCP
C、低张性十二指肠造影
D、MRI
E、静脉法胆道造影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B
ERCP是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是在内镜下经十二指肠乳头插管注入照影剂,从而逆行显示胰胆管的造影技术,是目前公认的诊断胰胆管疾病的金标准。
9、男性,15岁。突发心窝部阵发性钻顶样疼痛6小时,疼痛时大汗淋漓,辗转不安,痛止时又平息如常。体检:剑突偏右方有深在压痛,无腹肌紧张及反跳痛,为明确诊断应采取简单安全的方法是A、BUS
B、腹部X线平片
C、测定血清淀粉酶
D、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
E、ERCP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A
胆道蛔虫病诊断要点:1.突然发作上腹部剧烈绞痛,持续数分钟至十几分钟,痛时翻滚哭叫,坐立不安,冷汗淋漓。可伴发热,恶心呕吐或吐虫,黄疸。2.疼痛时常取屈曲位,双手按腹。剑突下或右侧有压痛,但无肌紧张和反跳痛。3.B超(BUS)可显示胆道内蛔虫影像。
10、女性,43岁。突发右上腹剧痛并阵发性加剧3天,寒战、高热,恶心、呕吐。体检:全身黄染,体温39℃,脉搏次/分,血压80/60mmHg,谵妄,神志不清,剑突偏左腹肌紧张,肝肋下2cm,WBC15×/L,中性80%,血清总胆红素50μmol/L,本例治疗最重要的是A、抗休克,抗感染治疗
B、胆囊切除,腹腔引流术
C、胆囊造口术
D、胆总管减压引流
E、溃疡病穿孔缝合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D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考虑为急性胆道感染(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治疗原则是紧急手术,切开胆总管减压,取出结石解除梗阻和通畅引流胆道。
11、男性,10岁。突发剑突下阵发性剧烈绞痛3小时,发作时辗转不安,呻吟痛苦,伴恶心、呕吐,发作过后如常人。检查无发热无黄疸,腹平软无明显压痛,白细胞计数正常,应诊断为何病A、急性胃炎
B、急性胆囊炎
C、肠套叠
D、胆道蛔虫症
E、胃溃疡穿孔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D
患者是绞痛,一般提示空腔器官病变,而急性胃炎一般是隐痛,故排除;而胃溃疡穿孔,患者不会发作后好转,而是进行性加重,故排除;突发剑突下痛,提示病变在上腹部,病变部位提示胃小肠,而胆囊炎腹痛在右上腹,而且急性胆囊炎的白细胞多可以增高,与题干不符合;肠套叠腹痛多在下腹部,因此排除。阵发性绞痛,发作过后如常人,提示为胆道蛔虫症。
【该题针对“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知识点进行考
12、男性,43岁。突然右上腹绞痛,并出现寒战高热,于16小时后出现明显黄疸。检查:意识尚清楚,巩膜及周身黄染,BP/70mmHg,体温38.5℃,右上腹轻度压痛,此病最可能为A、Courvoisier征
B、Murphy征
C、Charcot征
D、Grey-Turner征
E、Reynolds征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C
库瓦济埃(Courvoisier)征:在胰头癌压迫胆总管导致阻塞时,发生明显黄疸,且逐渐加深,胆囊显著肿大,但无压痛,称为Courvoisier征,又称胆总管渐进阻塞征。胆囊病变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症状,医生在检查时将左手掌平放于病人右前下胸部,左手拇指按压在右腹直肌外缘与右肋缘交界处,让病人缓慢深吸气,如在吸气过徎中因疼痛而突然停止,则为Murphy征阳性。Grey-Turner征中,急性胰腺炎时,青紫的皮肤在左侧腰背部。Charcot三联征是指腹部绞痛、寒战发热及黄疸,即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典型症状。Reynolds五联征是指在夏科三联征的基础上,同时又出现休克和精神症状。雷诺氏综合征以往称为雷诺氏病和雷诺氏现象,是血管神经功能紊乱所引起的肢端小动脉痉挛性疾病。以阵发性四肢末端(主要是手指)对称的间歇发白、紫绀和潮红为其临床特点,常为情绪激动或受寒冷所诱发。
13、女性,49岁。近半年数次发作性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多为夜间睡眠后发作,并向右肩部放射。查体:肥胖,BP/80mmHg,P90次/分,右上腹轻度压痛,无腹肌紧张。1、此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A、高位急性阑尾炎
B、胆囊腺瘤性息肉
C、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D、急性胰腺炎
E、胆囊结石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E
胆囊结石的症状取决于结石的大小和部位,以及有无阻塞和炎症等。约有50%的胆囊结石病人终身无症状,即所谓隐性结石。较大的胆囊结石可引起中上腹或右上腹闷胀不适,嗳气和厌食油腻食物等消化不良症状。较小的结石每于饱餐、进食油腻食物后,或夜间平卧后结石阻塞胆囊管而引起胆绞痛和急性胆囊炎。由于胆囊的收缩,较小的结石有可能通过胆囊管进入胆总管而发生梗阻性黄疸,然后部分结石又可由胆道排入十二指肠,部分结石则停留在胆管内成为继发性胆管结石。结石亦可长期梗阻胆囊管而不发生感染,仅形成胆囊积水,此时便可触及无明显压痛的肿大胆囊。胆囊结石在无感染时,一般无特殊体征或仅有右上腹轻度压痛。但当有急性感染时,可出现中上腹及右上腹压痛、肌紧张,有时还可扪及肿大而压痛明显的胆囊。墨菲征常阳性。
2、经治疗未缓解,反而持续性疼痛加重,右上腹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体温38.5℃。此时可诊断为
A、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B、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并弥漫性腹膜炎
C、胆总管结石
D、结石性急性坏疽性胆囊炎
E、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D
本例从临床表现来看应为胆道炎症,排除ABC;但是又不符合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表现,排除E;半年数次发作性右上腹疼痛提示胆囊炎,经治疗未缓解,反而持续性疼痛加重,右上腹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考虑胆囊炎进展,炎症渗出,引起腹膜炎,一般考虑坏疽性胆囊炎。
3、病情进一步加重,并出现黄疸,应首先考虑有
A、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B、胆囊穿孔性腹膜炎
C、亚急性肝坏死
D、胆囊癌侵犯肝总管
E、胆囊结石进入胆总管并堵塞远端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E
结合题干描述,题中为胆囊结石,出现黄疸、放射痛等表现,故初步考虑为胆囊结石进入胆总管并堵塞远端。
14、男性,64岁。进行性无痛性黄疸1个月,上腹胀痛,体重减轻。检查:巩膜及周身皮肤黄染,P90次/分,BP/70mmHg,血清总胆红素为70μmol/L,Courvoisier征阳性。1、此病人首先考虑诊断为
A、中、下段胆管癌
B、胆囊癌
C、肝门部胆管癌
D、胆囊结石
E、胆总管结石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A
题干中说进行性无痛性黄疸,体重减轻应该考虑到癌。库瓦济埃(Courvoisier)征:在中、下段胆管癌。压迫胆总管导致阻塞时,发生明显黄疸,且逐渐加深,胆囊显著肿大,但无压痛,称为Courvoisier征,又称胆总管渐进阻塞征。故答案选A。
2、一般首选的检查方式为
A、ERCP
B、PTC
C、CT
D、MRI
E、BUS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E
B超检查简便、快捷、准确、花费少,可发现:①肝内外胆管扩张;②显示胆道的梗阻部位;③梗阻的性质。超声检查是梗阻性黄疸的首选检查。
3如为胆管下端癌(下段癌)其治疗是
A、胆管局部切除
B、胆总管空肠Roux-Y胆道重建术
C、胆囊空肠改良式Roux-Y吻合术
D、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
E、胆囊空肠Roux-Y型吻合术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D
下段胆管癌:需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或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15、女,48岁。发作性剑突下及右上腹绞痛3天,伴有寒战,半年前有类似发作史。查体:T39℃,P次/分,BP/85mmHg。血常规检査:WBC12×/L,神志清楚,皮肤、巩膜轻度黄染,右肋缘下触及肿大的胆囊、触痛。1、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细菌性肝脓肿
B、肝外胆管结石并胆管炎
C、急性化脓性胆囊炎
D、肝内胆管结石并胆管炎
E、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B
急性化脓性胆囊炎一般无寒战高热表现,如果出现则提示合并胆管感染,所以本题答案最恰当的是肝外胆管结石并胆管炎。
2、首选的检查方法是
A、腹部B超
B、MRCP
C、ERCP
D、PTC
E、腹部CT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A
B超检查可发现胆囊肿大,壁厚,胆石光团及声影,胆汁内沉淀物,胆囊收缩不良。
3、该患者皮肤、巩膜黄染加重,体温升高至40℃,P次/分,BP90/60mmHg,神志不淸,此时最可能的诊断为
A、细菌性肝脓肿破裂
B、肝外胆管结石并胆管炎
C、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穿孔
D、肝内胆管结石并胆管炎
E、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E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典型临床表现夏科五联征即在腹痛,发热,黄疸基础上出现休克和精神症状。
4、该患者此时最有效的治疗是
A、胆总管切开减压、T型管引流
B、联合应用大剂量抗生素
C、补液、恢复血容量
D、给予糖皮质激素
E、物理降温,支持治疗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A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治疗原则为急诊手术解除胆道梗阻。
15、女性,35岁。突发右上腹痛6小时,伴有黄疸,寒战、高热,体温39.5℃。1、临床上应首先考虑为
A、胆囊结石
B、壶腹周围癌
C、急性化脓性胆囊炎
D、肝内胆管结石
E、结石阻塞的继发性胆管炎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E
夏柯三联征是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主要表现,主要是由梗阻引起。患者有黄疸。一般只有结石阻塞胆管才会出现黄疸,所以最可能的考虑是:E.结石阻塞的继发性胆管炎。
2、首选的辅助检查方法是
A、ERCP
B、X线
C、BUS
D、CT
E、MRI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C
首选的辅助检查应该是简便易行且诊断价值高的。胆道系统疾病首选的辅助检查是B超。
3、进一步的治疗原则是
A、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B、减压胆道取石T管引流
C、胆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
D、胆囊空肠Roux-Y吻合术
E、胆囊切除术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B
胆管切开取石术及T形管引流适应证
1.已明确诊断的具有胆管内结石或狭窄、肿瘤、蛔虫等胆管梗死因素的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2.术前有梗阻性黄疸病史:术中发现明显肝外胆管扩张(直径>1.5cm),或扪及胆管内结石。3.胆管穿刺抽出脓性胆汁。4.术中胆管造影发现胆管内充盈缺损或狭窄等病变。
16、男性62岁。右上腹阵发性绞痛,伴恶心、呕吐20小时,急诊入院,神志淡漠,寒战高热,明显黄疸。检查:巩膜及全身皮肤黄染,P次/分,T40℃,BP90/60mmHg,剑突下压痛,腹肌紧张。WBC20×/L。1、此病人应诊断为
A、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B、肝脓肿
C、急性化脓性胆囊炎
D、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
E、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E
腹痛、恶寒发热、黄疸是“夏科氏”三联征,提示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一般起病急骤,突发剑突下或右上腹部顶胀痛或绞痛,继而寒战、高热、恶心、呕吐。随病程进展会出现休克和精神神经症状。本题有血压下降、神志淡漠,所以本题选E。
2、本例的治疗原则是
A、大量使用抗生素
B、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C、解除痉挛,镇痛
D、服用大量中药利胆
E、胆道减压引流,解除梗阻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E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是由于胆管梗阻和细菌感染,胆管内压升高,肝脏胆血屏障受损,大量细菌和毒素进入血循环,造成以肝胆系统病损为主,合并多器官损害的全身严重感染性疾病。该病的治疗原则是:及时手术解除梗阻、引流胆管。故选择胆总管切开减压T管引流。其他术式那是第二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3、急诊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胆总管直径为1.8cm,穿刺有脓性胆汁。P次/分,BP70/40mmHg,此时应采用术式
A、胆囊切除并胆总管切开引流减压
B、胆囊切除术
C、胆囊空肠改良式Roux-Y吻合
D、胆总管空肠Roux-Y吻合
E、胆总管切开引流减压T管引流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E
治疗原则是手术解除胆管梗阻,减压胆管和引流胆道。但在疾病早期,尤如急性单纯性胆管炎,病情不太严重时,可先采用非手术方法。约有75%左右的病人,可获得病情稳定和控制感染。
17、A.胆囊切除术B.胆囊造口术C.Oddi括约肌切开成形术D.胆囊切除加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E.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引流术1、胆囊多发性小结石有黄疸史宜采用
ABCDE
2、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积水宜采用
ABCDE
3、肝内胆管大量泥沙样结石宜采用
ABCDE
4、胆囊积脓穿孔合并感染性休克宜采用
ABCDE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1)E
行胆囊切除时,下列情况应同时行胆总管探查术:①术前病史、临床表现或影像检查提示胆总管有梗阻,包括梗阻性黄疸,胆总管结石,反复发作胆绞痛、胆管炎、胰腺炎;②术中证实胆总管有病变,如术中胆道造影证实或扪及胆总管内有结石、蛔虫、肿块;③胆总管扩张直径超过1cm,胆囊壁明显增厚,发现胰腺炎或胰头肿物,胆管穿刺抽出脓性、血性胆汁或泥沙样胆色素颗粒;④胆囊结石小,有可能通过胆囊管进入胆总管。有条件者应争取行术中胆道造影或胆道镜检查,以减少不必要的胆总管探查和提高探查阳性率。本题有黄疸,所以需行胆总管探查术。
(2)A
胆囊切除术适应证:①结石数量多及结石直径≥2~3cm;②胆囊壁钙化或瓷性胆囊;③伴有胆囊息肉≥1cm;④胆囊壁增厚(>3mm)即伴有慢性胆囊炎。
(3)D
肝内胆管大量泥沙样结石行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后,一部分病人会因胆囊结石而造成二次手术,给治疗带来很大的麻烦,因此一般在从事上面的手术时,把胆囊一起摘掉。
(4)B
因为胆囊穿孔引起脓肿和腹膜炎。所以需造口引流。利于脓肿的引流。已经穿孔的那个口根据情况来选择是否修补。
18、A.急性化脓性胆囊炎B.AOSCC.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D.急性坏死性小肠炎E.绞窄性小肠梗阻1、Reynolds征出现在
ABCDE
2、Murphy征出现在
ABCDE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1)B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是临床一种危重的急性胆道感染疾病,一旦延误抢救可很快进入休克而死亡,且老年人生理功能低下,机体反应能力差,起病急、病情重、进展快。Reynolds五联征是指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时,病人出现腹痛、寒战高热、黄疸、休克、神经中枢系统受抑制的情况。
(2)A
Murphy征(Murphysign)即:墨菲氏征检查时医师以左手掌平放于患者右胸下部,以拇指指腹勾压于右肋下胆囊点处然后嘱患者缓慢深呼吸,在吸气过程中发炎的胆囊下移时碰到用力按压的拇指,即可引起疼痛,此为胆囊触痛,如因剧烈疼痛而致吸气中止称Murphy征阳性。
现阶段已讲解完风湿系统,消化系统已结束,今天进行循环系统,想要了解更多详情,扫码预约咨询年课程。
送一年,服务监督学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