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胆源性胰腺炎 > 康复案例

实幼心语第期家园携手预防秋冬

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急性传染病,主要有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病毒(例如甲型H1N1)经常发生抗原变异,传染性大,传播迅速,极易发生大范围流行。

流行特征:每年冬春季节为流感的高发期,主要通过飞沫、接触等方式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预防相应亚型/系的流感病毒感染。潜伏期:1-4天,临床表现:起病时会出现头痛、高热(≥38℃)、咽痛、咳嗽、肌肉酸痛、全身乏力等症状。重症可引起病毒性心肌炎和肺炎。

预防措施:(1)注意咳嗽礼仪,打喷嚏和咳嗽要捂住口鼻;

(2)勤洗手、勤通风、健康作息、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3)流行季节来临前,9-10月接种流感疫苗较为适宜;

(4)流行季节,正确佩戴口罩是预防流感最有效方式之一。

猩红热

猩红热是由A组β型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行特征: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也可由带菌的玩具和生活用品间接传播。温带地区的冬春季节发病较多,任何年龄的人均可发病,但儿童最为多见。潜伏期:最短1天,最长12天,一般2-5天。临床表现: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咽痛、草莓舌和全身弥漫性红色皮疹,疹退后呈片状脱屑。

预防措施:在疾病流行期间,家长应尽量避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如果是无法避免的情况,那么家长和儿童都要佩戴好口罩。

流行性腮腺炎

大嘴巴”其实是大家对腮腺炎的一种俗称。因为腮腺炎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脸颊靠近耳垂处的腮腺部位肿大,所以看上去就像一个“大嘴巴”的样子。引起腮腺炎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感染性、免疫性、阻塞性及不明原因炎性肿大等。其中,感染性的腮腺炎中包括了细菌性和病毒性腮腺炎。而在病毒性腮腺炎中,最常见的就属流行性腮腺炎了。

流行性腮腺炎是托幼机构和小学里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在四季均有流行,冬春季较常见。病毒主要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和唾液传播。潜伏期一般为2-3周。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传染源,患者症状出现前7天至出现后9天期间都有传染性的哦!

肿大的腮腺部位表面会发热,触痛,一般7-10天消退。同时,病毒还可侵犯各种组织或系统以及肝、肾、心等几乎所有器官,引起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等并发症。

预防措施:(1)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接种2剂含流行性腮腺炎成分疫苗以获得长期的保护。儿童应按照本市免疫规划(第一类)疫苗接种程序,于18月龄和4周岁分别接种一剂麻疹-风疹-腮腺炎联合疫苗。此外,也可以于幼儿8月龄时自愿自费接种腮腺炎疫苗。

(2)每日检查儿童身体,及时向学校老师告知儿童身体健康情况。

(3)配合学校和卫生部门,对流行性腮腺炎确诊患儿进行居家隔离。

(4)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接触病人。

(5)对家中的被褥、毛巾、餐具等及时消毒,定时开窗通风。

水痘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秋冬季节发病较多。人群普遍易感,主要通过人-人接触、呕吐粪便产生的气溶胶、食用或饮用受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等方式传播。

潜伏期:12-72小时,多24-48小时。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恶心和呕吐,可伴低热、头痛、发冷、乏力、肌痛等。

预防措施:

(1)养成勤洗手、不喝生水、生熟食物分开等生活习惯;

(2)避免前往出现病例的场所和接触有恶心、呕吐和腹泻等症状的疑似患者;

(3)提高对海产品的警惕性,要确认海产品的加工和食用符合卫生要求;

(4)托幼机构、学校、家庭如出现诺如病毒感染疑似病例,使用煮沸消毒法、mg/L含氯消毒剂或按1:20比例稀释的84消毒液等方式可彻底杀灭病毒。

文案

保健室

排版

张伟

审稿

顾慧华

实验幼儿园

一个有品质的幼儿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ekmmq.com/kfal/116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