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学文章专辑
来源TraditionalMedicineResearch
解析TMR社交媒体部
中医外科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山海经·东山经》中说:高氏之山……其下多箴石。郭璞注说:砭针,治痈肿者。”当时砭针是切开排脓的工具,也是最早的外科手术器械。
《周礼·天官篇》把当时的医生分为疾医、疡医;食医和兽医四大类,其中疡医即是外科医生,主治肿疡、溃疡、金创和折疡。
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一部医学文献《五十二病方》记载了感染、刨伤、冻疮、诸虫咬伤、痔漏、肿瘤、皮肤病等很多外科疾病,“杀狗,取其脬(膀胱),以穿龠(竹管)人膻(直肠)中,吹之,引出,徐以刀剥去其巢,冶黄芩而屡傅之”,可见,当时外科已有一定的治疗水平。
TraditionalMedicineResearch在年发行外科专刊,现介绍4篇文章以供赏析。
针刺预处理通过mir-/ncx1激活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介导的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一个假说
缺血性心肌组织的早期再灌注通常是改善心绞痛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临床预后的最佳选择。然而,心肌再灌注可能导致细胞内Ca2+介导的心肌细胞死亡的异常增加,从而导致心功能的丧失,这被称为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
近年来,microRNA-(miR-)/Na+/Ca2+交换器(NCX)1共表达是心肌I/R损伤中细胞保护心肌细胞凋亡的关键因素。一旦被激活,miR-/NCX1轴可以抑制几种同时介导细胞死亡的Ca2+下游信号效应因子。
据《黄帝内经》记载,针刺内关穴(PC6)可防治冠心病心绞痛。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针灸作为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替代和补充疗法之一。
研究表明针刺预处理对心肌I/R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但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已经证明针刺预处理缺血心肌可以成功抑制多种介导细胞死亡通路的Ca2+处理相关microRNAs,miR-是其作用靶点之一。在临床实践中,冠心病患者从中获益良多。然而,几乎没有研究表明针刺预处理与冠心病患者miR-/NCX1共表达相关。本综述旨在讨论是否有证据证明针刺预处理作为激活miR-/NCX1共表达网络模型的非药理学治疗方法在冠心病患者中是合理的。
了解更多: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