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并非都与胰腺有关,揭秘几个异类
《揭秘糖尿病防治误区》主编刘超,副主编李学军蔡可英张妮娅
第二章:糖尿病病诊断误区27-30(完结篇)
27肝源性糖尿病与普通糖尿病是一回事
因为慢性肝炎或肝硬变而引起糖代谢紊乱,加上环境因素、病毒、化学毒物引起自身免疫反应异常,最终导致胰岛B细胞功能失调,临床上出现血糖升高、尿糖阳性,这种继发于肝实质损害的糖尿病称为肝源性糖尿病或肝性糖尿病。对有慢性肝病、肝硬化同时伴有血糖升高的患者,需注意鉴别它们是肝源性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肝源性糖尿病属于继发性糖尿病,其与2型糖尿病的不同主要在于:在治疗上降糖药物的应用并不是最主要的,而对肝病的控制和肝功能的改善才是最为关键的。随着肝病病情的好转及趋于稳定,血糖可随之降低或恢复正常,糖尿病病情趋于稳定。
28类固醇性糖尿病不是糖尿病
类固醇性糖尿病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糖代谢紊乱综合征,是由于内源性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分泌增多,或外源性应用糖皮质激素所导致的继发性糖尿病。
本病诊断并不困难。既往无糖尿病史,在运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过程中出现血糖升高,达到糖尿病标准者即可诊断为类固醇性糖尿病。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剂型、不同的给药时间和间隔使得药物在体内的峰浓度出现的时间不同,故糖皮质激素升血糖作用出现的时间也不同,许多患者以下午至睡前血糖升高为主。因此,为避免漏诊,应同时注意餐前、餐后血糖,并进行多点血糖的监测。有些2型糖尿病或者糖耐量异常的个体在使用糖皮质激素后诱发糖代谢的进一步紊乱,这类患者停用滋素后鱼堆往往无法恢复正常,这对类固醇性糖尿病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9糖尿病与甲亢是一回事
在临床上甲亢合并高血糖状态主要见于以下4种青况:
(1)甲亢合并糖耐量减低。
(2)甲亢合并1型糖尿病。
(3)甲亢合并或促发2型糖尿病。
(4)甲亢导致的继发性糖尿病。甲亢合并糖尿病易造成漏诊或误诊。甲亢患者应常规检查血糖,必要时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对于无糖尿病病史,而表现出甲亢和糖耐量异常的患,应正规抗甲亢治疗,在甲亢症状得到控制、甲状腺功能明显好转3个月后重新评估血糖和
糖耐量,以明确是否存在甲亢合并糖尿病的诊断。
30肝源性糖尿病无需重视
50%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可出现一过性高血糖,对于慢性无痛性胰腺炎而言,近50%的患者在病程20年内发展为继发性糖尿病,25%~30%的患者可合并糖耐量异常。如发生纤维钙化性胰腺炎,继发性糖尿病的发生率则高达80%~90%。
糖尿病是胰腺癌的继发症状或为胰腺癌的促发因素,但机制尚不明确。有研究发现,糖友发生胰腺癌的危险性为对照组的2倍,而且血糖水平与胰腺癌患病率呈正相关。临床观察发现,部分胰腺癌患者以糖尿病症状起病,血糖升高早于胰腺癌的主要症状(如消瘦、腹痛、黄疸等)出现。
胰腺纤维钙化性糖尿病为非酒精性慢性胰腺钙化所致的糖尿病,具有家族聚集倾向。患者出现腹痛、胰腺结石伴血糖升高。胰腺纤维钙化性糖尿病的高血糖状态严重,血糖一般为15.0~20.0mmol/L,较少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
由此可见,多种胰腺性疾病均可导致糖尿病。对于胰腺疾病患者都应进行血糖监测,必要时行葡萄糖耐量试验,做到早期诊断与控制糖尿病。
明日起第三章(共50节)隆重连载!预告如下:
[编者按]糖尿病并发症包括急性和慢性并发症两大类,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心脑血管病变,更是构成患者寿命缩短和生活质量降低的罪魁祸首。在糖尿病防治的诸多误区中,对并发症的认识和处理不当的例子展见不鲜。如果能够重视糖尿病并发症的筛查与防治,则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即细节决定健康!
《揭秘糖尿病防治误区》一书主编介绍:
刘超,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南京中医药大医院教授,博导
医院糖尿病科主任
徐州糖尿病研究所所长
亚洲和大洋洲甲状腺学会(AOTA)委员、(AOTA)学术委员会主席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常委
中华内分泌学分会中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西部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世界中医医药联合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江苏省健康产业协会副会长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主任委员
江苏省糖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江苏省优秀医学领军人才
现医院CEO、《药品评价》副主编、《中国实用内科杂志》常务编委、《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中国糖尿病杂志》等杂志编委,发表论文余篇,主编、参编专著37部。
感医院卓国金先生对本书的强力推荐,希望通过连载,能帮助糖友更多的了解糖尿病,走出误区,掌控糖尿病,改变糖尿病,驾驭健康,乐享人生!
您想知道的,刘超教授将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