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胆源性胰腺炎 > 诊断方法

知识干货2017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重

尿液隐血(BLD)

  (一)简述

  尿液中如混合有O.1%以上血液时,肉眼可观察到血尿,血液量在0.1%以下时,仅能通过潜血反应发现。尿液隐血即反映尿液中的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正常人尿液中不能测出。

  参考范围:

  尿血红蛋白试管法:阴性

  尿肌红蛋白试管法:阴性

  (二)临床意义

  1.尿血红蛋白阳性

  红细胞被大量破坏,产生过多的游离血红蛋白,经肾由尿液排出。

  (1)创伤

  心瓣膜手术、严重烧伤、剧烈运动、肌肉和血管组织严重损伤等。

  (2)阵发性血红蛋白尿及引起血尿的疾病

  肾炎、肾结石、肿瘤、感染、疟疾、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等。

  (3)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尿毒症、肾皮质坏死。

  (4)用药

  应用阿司匹林、磺胺药、伯氨喹、硝基呋喃类、万古霉素、卡那霉素、吲哚美辛、秋水仙碱、吡罗昔康等。

  2.尿肌红蛋白阳性

  (1)创伤

  挤压综合征、电击伤、烧伤、手术创伤及痉挛。

  (2)原发性肌肉疾病

  肌肉萎缩、皮肌炎及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

  (3)局部缺血性肌红蛋白尿

  心肌梗死、动脉阻塞。

  (4)代谢性疾病

  肌糖原累积病、糖尿病酸中毒。

  (5)中毒

  酒精、药物(两性霉素、海洛因、巴比妥类)中毒。

尿沉渣白细胞(LEU)

  (一)简述

  正常成人的尿液中可有少数白细胞,超过一定数量时则为异常,白细胞尿中多为炎症感染时出现的中性粒细胞,已发生退行性改变,又称为脓细胞。尿沉渣白细胞是检测离心尿沉淀物中白细胞的数量。结果以白细胞数/高倍视野(WBC/HPF)或白细胞数/微升(WBC/μl)表示。

  参考范围:

  干化学试带法:阴性

  镜检法:正常人混匀一滴尿WBC:0~3/HPF

  离心尿WBC:0~5/HPF

  混匀尿全自动尿有形成分分析仪法

  男性WBC:0~12/μl

  女性WBC:0~26/μl

  (二)临床意义

  尿中白细胞增多见于:泌尿系统感染、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前列腺炎,女性白带混入尿液时,也可发现较多的白细胞。另由药品所致的过敏反应,尿中会出现多量嗜酸性粒细胞。

尿沉渣管型(urinecasts;castsinurinesediment)

  (一)简述

  尿沉渣管型是尿液中的蛋白在肾小管内聚集而成,尿液中出现管型是肾实质性病变的证据。常见的管型种类有:透明管型、细胞管型(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颗粒管型、蜡样管型、脂肪管型和细菌管型。

  参考范围:镜检法:0或偶见(0~1/HPF透明管型)

  (二)临床意义

  尿沉渣管型异常见于:

  (1)急性肾小球肾炎

  可见较多透明管型及颗粒管型,还可见红细胞管型。

  (2)慢性肾小球肾炎

  可见较多细、粗颗粒管型,也可见透明管型,偶见脂肪管型、蜡样管型和宽大管型。

  (3)肾病综合征

  常见有脂肪管型,容易见细、粗颗粒管型,也可见有透明管型。

  (4)急性肾孟肾炎

  少见有白细胞管型,偶见有颗粒管型。

  (5)慢性肾盂肾炎

  可见较多白细胞管型、粗颗粒管型。

  此外,尿沉渣管型异常尚可见于应用多粘菌素、磺胺嘧啶、磺胺甲嘧唑、顺铂等药物所致。

尿沉渣结晶(crystalsinurinesediment)

  (一)简述

  尿沉渣中的无机沉渣物主要为结晶体,多来自食物和盐类代谢的结果。正常人尿沉渣中的磷酸盐、尿酸盐、草酸盐最为常见,一般临床意义不大。而有些结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范围:正常的尿液中有少量磷酸盐、草酸盐和尿酸盐等结晶。

  (二)临床意义

  尿沉渣结晶异常见于:

  (1)磷酸盐结晶常见于pH碱性的感染尿液。

  (2)大量的尿酸和尿酸盐结晶提示核蛋白更新增加,特别是在白血病和淋巴瘤的化疗期间.如发现有X线可透性结石并伴血清尿酸水平增高,则为有力的证据。

  (3)尿酸盐结晶常见于痛风。

  (4)大量的草酸盐结晶提示严重的慢性肾病,或乙二醇、甲氧氟烷中毒。草酸盐尿增加提示有小肠疾病及小肠切除后食物中草酸盐吸收增加。

  (5)胱氨酸结晶可见于胱氨酸尿的患者,某些遗传病、肝豆状核变性可伴随有胱氨酸结石。

  (6)酪氨酸和亮氨酸结晶常见于有严重肝病的患者尿液中。

  (7)胆红素结晶见于黄疸、急性肝萎缩、肝癌、肝硬化、磷中毒等患者的尿液中;脂肪醇结晶见于膀胱尿潴留、下肢麻痹、慢性膀胱炎、前列腺增生、慢性肾盂肾炎患者的尿液中。

  (8)服用磺胺药、氨苄西林、巯瞟呤、扑痫酮等药,可出现结晶尿。

尿酮体(KET)

  (一)简述

  酮体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是体内脂肪酸氧化的中间产物,酮体在肝脏产生,在血液中循环,在其他组织中氧化生成C02和H20,但在正常人体中极少有酮体。当糖供应不足和组织中葡萄糖氧化分解降低时,脂肪氧化加强。如酮体产生的速度大于组织利用的速度,则血液中酮体增加出现酮血症。

  参考范围:

  定性:阴性

  (二)临床意义

  尿酮体增高多见于:

  (1)非糖尿病酮尿

  婴儿、儿童急性发热,伴随呕吐、腹泻中毒,常出现酮尿;新生儿如有严重酮症酸中毒应疑为遗传性代谢性疾病;酮尿也可见于寒冷、剧烈运动后紧张状态、妊娠期、低糖性食物、禁食、呕吐、甲状腺功能亢进、恶病质、麻醉后、糖原累积病、活动性肢端肥大症及生长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胰岛素分泌过度等。另外,伤寒、麻疹、猩红热、肺炎等疾病及氯仿、乙醚、磷中毒也可见尿酮体阳性反应。

  (2)糖尿病酮尿

  糖尿病尚未控制或未曾治疗,持续出现酮尿提示有酮症酸中毒,尿液中排出大量酮体,常早于血液中酮体的升高。严重糖尿病酮症时,尿液中酮体可达6g/24h。

尿肌酐(urineereatinine)

  (一)临床

  尿肌酐是体内肌酸代谢的最终产物,是脱水缩合物。由于肌酸经非酶促反应脱水生成后绝大部分由肾小球滤出,肾小管不重吸收,排泌至尿液中,人体每日的肌酐排出量较为恒定。

  参考范围:

  碱性苦味酸法

  男性:8.8~17.6mmol/24h

  女性:7.0~15.8mmol/24h

  儿童:8.8~13.2mmol/24h

  (二)临床意义

  1.尿肌酐病理性增加

  (1)内分泌与代谢系统疾病

  肢端肥大症、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2)消耗性疾病

  伤寒、斑疹伤寒、破伤风等。

  2.尿肌酐病理性减少

  (1)疾病

  严重进行性肌萎缩、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贫血、瘫痪、进行性肾病、硬皮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2)其他

  碱中毒、肾衰竭等。

尿酸(urineuricacid)

  (一)简述

  尿酸为体内嘌呤类代谢分解产物,人体尿酸来自体内细胞核蛋白分解代谢(内源性占80%)和食物的分解代谢(外源性占20%)过程,尿酸具有酸性,以钾、钠盐的形式从尿液中排出。

  参考范围:

  磷钨酸还原法:2.4~5.4mmol/24h

  (二)临床意义

  1.尿酸增高

  (1)疾病

  痛风,或组织大量破坏、核蛋白分解过度,如肺炎、子痫等。

  (2)核蛋白代谢增强

  如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细胞增生不良、溶血性贫血、恶性贫血、红细胞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一氧化碳中毒、牛皮癣等。

  (3)生理性

  食用高嘌呤食物、木糖醇摄人过多、剧烈运动、禁食。

  (4)用药

  肾小管重吸收障碍,如肝豆状核变性,或使用促皮质素(ACTH)与肾上腺皮质激素,此类疾病血尿酸减少,尿尿酸增多。

  2.尿酸减少

  (1)疾病

  肾功能不全、痛风发作前期。

  (2)饮食

  高糖、高脂肪饮食。

尿淀粉酶(urineamylase)

  (一)简述

  尿淀粉酶催化淀粉分子中葡萄糖苷水解,产生糊精、麦芽糖或葡萄糖,故又称为α淀粉酶,主要由胰腺分泌,称为淀粉酶;另一种由唾液腺分泌,称为唾液淀粉酶。

  参考范围:

  碘-淀粉比色法:l00~U

  (二)临床意义

  1.尿淀粉酶增高

  (1)急性胰腺炎发作期

  尿淀粉酶活性上升稍晚于血清淀粉酶,且维持时间稍长。

  (2)疾病

  胰头癌、流行性腮腺炎、胃溃疡穿孔也可见尿淀粉酶上升。

  2.尿淀粉酶减少

  见于重症肝病、严重烧伤、糖尿病等。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

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重要考点2

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重要考点1

版权声明:

编辑:医学姐

责编:六六

素材来源:文都教育

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好医院
用什么治疗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ekmmq.com/zdff/59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